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省內要聞

合肥市新增5項智能建造經驗做法獲全國推廣

2025年07月31日09:21 | 來源:合肥日報
小字號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發展智能建造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第四批)》,合肥市5項智能建造經驗做法入選並獲全國推廣。

  其中,在推進支持政策落地落細方面,合肥以資金獎補形式支持企業投資和產業升級。合肥將原有資金獎補政策申報條件由“投資額100萬元以上”降低為“投資額50萬元以上”,支持更多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在推動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方面,合肥加快智能建造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應用。合肥的鐵路軌道無人智能監測系統等3套技術成果通過2024年度省級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

  在加強試點示范工程跟蹤問效方面,合肥發布2024年智能建造試點工程項目名單,注重通過試點工程項目來探索智能建造的有效模式和路徑。

  在總結推廣技術成果上,合肥發布智能建造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服務案例,以實際項目為案例,展示成熟適用的智能建造應用場景,為企業選用智能建造技術產品提供參考。

  在構建智能建造產業鏈方面,合肥在經濟技術開發區試點建設區域建筑產業互聯網平台,加強產業上下游數字化管理。以小切口方式,探索推動裝配式建筑從勘察設計、工廠生產到施工管理的全流程數字化管理。

  據介紹,自2022年10月入選全國首批智能建造試點城市以來,我市先后有17項智能建造經驗做法入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可復制經驗清單。特別是本次入選的5項經驗做法,充分顯示合肥市智能建造試點深入推進,在政策激勵、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試點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打造了發展智能建造、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的“新樣板”。

  比如,為鼓勵建筑業企業積極投身智能建造領域,合肥市出台了系列具有吸引力的獎補政策。對建筑業企業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項目,按投資額的20%給予最高200萬元補貼。通過資金獎補這一針“強心劑”,支持訊飛智元開發了“建筑智能體”平台,該平台已在包括11所學校、8家醫院在內的19個項目中落地實踐,實現單體平台產品營收近2600萬元。

  截至目前,合肥已確定為12家企業開展獎補資金兌現1133.07萬元,這一政策極大地激發了企業在智能建造研發與應用方面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合肥市立足於打造“全域場景創新之城”,積極開拓“場景創新+智能建造”新模式,促進智能建造原創成果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持續以智能建造場景對接與發布機制為抓手,對裝配式農房、智能施工機器人、無人機巡檢、智能鋼筋加工配送、智能電氣及消防設備、現場智能實驗室、智能模塊化房屋等多類智能裝備及建筑機器人,模塊化建筑領域代表性產品,以及智能雲外業系統、AI+自動設計、多維協同設計及大模型、三維重建等數字勘察設計技術進行推廣,推動智能建造技術產品能力方與項目需求方深度對接。

  圍繞數字設計、智能施工、智能生產、智慧運維、建筑產業互聯網、智能裝備等領域,近年來合肥市征集遴選了兩批次共72個項目作為全市智能建造試點項目,包括56項房建工程、6項市政工程和10項軌道工程,並推動40個項目入選省級智能建造試點項目。通過試點項目加快示范引領,合肥市逐步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智能建造經驗。此外,為進一步加強對智能建造試點項目及試點企業(產業基地)的管理,2025年合肥印發《合肥市智能建造評價工作指引》,實行“企業自評價-縣區管理部門組織專家評價-市級建設主管部門統一發布”三層評價機制,評價結果採用一星、二星、三星分類管理,並與信用評價、評優評先挂鉤。

  今年合肥又出台政策,對新立項政府投資的大型公共建筑、大於1萬平方米的地下車庫、三星級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工程明確要求進行圖模一致性審查和施工圖BIM智能輔助審查,並明確政府投資新建2萬平方米以上建筑工程項目全面推廣應用智能建造技術。通過政策剛性約束,為智能建造發展保駕護航。

  (合肥日報-合新聞記者 吳奇)

(責編:關飛、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