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第二人民醫院康復養老中心:創新打造園林式、全生命周期老年友好型服務體系

蚌埠市第二人民醫院康復養老中心,作為全國首家融合國際“CCRC”模式與三級公立醫院資源的醫養結合機構,依托“醫、康、養、護、食、智”全場景服務鏈,創新打造園林式、全生命周期的老年友好型服務體系,成為區域康養服務的標杆。
科學規劃布局,精准匹配服務需求
中心坐落於城南新區,佔地11.7萬平方米,養老社區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設養老床位260張、護理院床位50張,配套800張醫療床位與33個臨床科室,院區內劃分活力自理區、認知障礙專區、安寧療護區等,精准滿足不同健康需求。依托三級醫院資源,開通門診、住院、急診綠色通道,建立多學科會診機制、構建“黃金15分鐘”急救圈,急救效率提升60%。2024年,中心累計服務長者醫療需求1300余人次,幫助解決“工作與照護兩難全”的現實難題。
醫療護理結合,百歲老人重拾活力
103歲的胡奶奶因腿腳不便入住,曾感嘆“腿腳站不穩了”。護理團隊為她量身制定運動方案,在老歌伴奏下陪她舒展肢體,仿佛又回到了年輕時跳扇子舞領舞的颯爽身姿。個案管理師、康復師、護士、社工、醫生等組成的照護支援團隊(CMT)為長者實施“一人一案”精准護理,壓瘡發生率始終為0%,康復醫學中心全年提供指導服務已超5000人次。
文化照護浸潤,百歲人生與時代同行
100歲的方奶奶仍熱愛新事物。在中心“數字銀齡”工作坊,她手握游戲手柄沉浸於游戲的虛擬世界,直言“現在的游戲太精美,我們這代人真有福氣。”通過適老化智能設備培訓、“經典影視重溫日”等活動,長者共享回憶、增強歸屬感。康養中心全年組織精神文化活動服務8000余人次,讓長者老有所樂、老有所學。
情感關懷滲透,母親節的溫暖瞬間
2025年母親節,100歲的湯奶奶接過護士們做的手工花時欣喜不已,100歲的王奶奶則拉著“女兒”的手哼唱《黨啊,親愛的媽媽》,康養中心的四位百歲老人一起分享年輕時的育兒故事,醫護人員化身“一日兒女”獻花致敬,現場溫暖而動人。康養中心每年舉辦48場節慶活動、每月開展家庭開放日和集體生日會,真正讓長者在這裡找到“第二個家”的溫情。
專業服務創新,成效顯著可復制
安徽省首個“醫康養護”融合的認知障礙專區“勿忘我”品牌,以感官療法、懷舊療法延緩記憶退化,榮獲省級志願服務大賽銀獎。短期托養“喘息照護”服務按日結算惠及周邊失能失智家庭。智慧養老平台融合無線定位、跌倒預警、遠程監護,全年處理緊急事件23起,平均響應時間控制在3分鐘內。
截至2024年底,中心入住率、服務滿意度均達100%,義診覆蓋社區及養老機構超110次。榮膺“大國康養”中國康養事業高質量發展優秀案例、蚌埠市社會發展貢獻獎先進集體,經驗做法獲主流媒體廣泛報道,形成“蚌埠樣本”示范效應。(宋睿 趙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