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財經大學統數學院“紅韻新聲”調研隊赴金寨開展紅色文化傳承創新實踐
2025年07月30日10:28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7月6日至7日,安徽財經大學統數學院“紅韻新聲”調研隊深入安徽省金寨縣革命博物館與大灣村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開展了一場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的暑期專項社會實踐調研活動。

安徽財經大學統數學院開展暑期專項社會實踐調研活動。
深挖鄉土記憶:大灣村的紅色基因“活態”傳承
調研首站,團隊走進大別山腹地的大灣村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隊員們通過實地觀察、深度訪談和問卷調研,深刻感受到基地在活化紅色歷史方面的創新實踐。基地摒棄簡單說教,巧妙運用實物展陳與沉浸式情景還原,將厚重的革命歷史轉化為可感可觸的生動故事。獨具匠心的“方言標語牆”和融入大別山民俗風情的珍貴老照片,成功地將紅色歷史深植於獨特的鄉土文化記憶之中。
聚焦革命敘事:金寨博物館的“深度”講述
來到金寨縣革命博物館,調研隊將目光投向地方革命史的深度挖掘與現代表達。隊員們發現,該館在敘事策略上進行了大膽創新,突破傳統的時間線平鋪,轉而以關鍵戰事為敘事核心,精心構建“問題鏈”引導觀眾深入思考歷史的脈絡與抉擇。館內珍藏的革命文物結合高清影像技術,讓那段崢嶸歲月變得觸手可及,有效拉近了歷史與觀眾的距離。這種聚焦核心事件、強化問題意識、運用現代技術手段的“深度講述”模式,顯著提升了歷史的感染力與教育效能,為革命史的高質量呈現樹立了標杆。
擘畫創新藍圖:紅色基因永續傳承的實踐擔當
此次金寨之行收獲豐碩,不僅為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積累了鮮活素材,更深化了隊員們對紅色文化創新傳承的理解。隊長劉詩凡在總結中表示:“紅色文化要在青年心中生根發芽,關鍵在於實現從‘要我聽’到‘我要聽’的轉變,金寨博物館的微觀敘事和大灣村的鄉土融合實踐,正是這種轉變的有力探索。”(劉詩凡 丁一辰 文/圖)
(責編:歐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