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構建“三鏈協同”機制破解企業用工難題

亳州市構建“服務鏈+人才鏈+供需鏈”協同機制,切實解決部分企業用工短缺與人崗匹配度不高等問題。今年以來,全市企業缺工數量同比下降16.9個百分點,減幅達23083個。
完善全域覆蓋服務鏈,讓服務“無處不在”。線上,亳州市融合“網站+平台+直播”全渠道。依托安徽公共招聘網亳州站、“三公裡”就業圈、官方視頻號等平台,實現職位推薦、招聘預約等智能服務。打造“小譙帶崗”“樂業蒙城”等直播品牌,累計開展網絡直播招聘100余場,瀏覽量突破190萬人次。線下,實行“人才市場+零工市場+基層平台”全覆蓋。以規范化人力資源市場為主陣地、專業化零工市場為有效補充,在1042個村(社區)設立“一台一表一專欄”(就業服務台、崗位推薦登記表、企業招工宣傳欄),累計發布1088家企業需求2.9萬個。依托“村村通”廣播每月實時推送用工信息。在高校設立人才服務站2家,累計開展各類就業創業活動25場次。
構建雙線並進引才鏈,讓引才“事半功倍”。開展周三就業招聘、周六人才對接等活動,推進“招聘進鎮村”行動,在商超打造“就業招聘長廊”,在廣場建設“就業夜市”。今年以來,累計舉辦招聘活動517場次,服務企業7759家次,促成就業意向達成6.16萬人次。推出“代企出征”高校引才新模式,由人社部門攜帶企業崗位信息赴高校開展招聘,形成“政府搭台聚資源、企業省心獲人才、學生精准覓崗位”的三方共贏格局。截至6月底,開展人才招引活動31場次,服務企業483家次,達成就業意向3300余人,活動頻次與意向達成率同比分別增長82%和60%。
打通多方協同供需鏈,讓供需“精准匹配”。與安徽中醫藥大學、甘肅中醫藥大學等高校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實現“人才簡歷庫”與“崗位需求池”實時互通。實施“鄉情引才”工程,為20余家重點企業建立高校引才通道,根據專業設置舉辦亳州籍學子招聘會。推動校企合作共建“廠中校”“校中廠”雙場景育人平台,打造與企業生產標准同步的學生實訓車間,形成“招生即招工、畢業即就業”的人才培育新生態。目前,全市11所職業學校已與200余家企業建立對接機制,年開展崗位實操培訓2萬人次。(戴佳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