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這個“養殖天團”強勢出道

曾經的亳州市利辛縣望疃鎮,養殖業還停留在“散戶小打小鬧”的初級階段,彼時養殖規模零散、模式陳舊,產業發展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鍵。而如今,這裡的養殖業早已華麗蛻變,牛兒住進了“精裝智能公寓”,鴿子用上了“全流程智慧管家”,整個產業玩出了科技范兒、跑出了加速度,一路逆襲狂奔,煥發出蓬勃生機。
科技Buff滿格加持 TA們開啟“逆襲牛生”
聽著舒緩的音樂、吃著科學配比的“定制餐”、喝著淨化水、吹著智能溫控風扇……你敢想象,這是牛的生活環境嗎?在安徽欣浩翔食品有限公司養殖基地,上千頭肉牛過著“牛生贏家”的日子,享受著堪比VIP的養殖待遇。
安徽欣浩翔食品有限公司養殖基地。趙鼎供圖
基地裡,智能攝像頭全天候監控,環境傳感器24小時“在崗值守”,牛舍的溫度濕度、牛群的活動狀態、個體健康數據,養殖人員通過“徽牛雲”智慧管理平台都能實時掌握。“每頭牛的耳朵上都佩戴了智能耳標,這既是‘電子身份証’,更是精准的‘健康監測器’,能建立完整的生長電子檔案,記錄下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重要節點。”安徽欣浩翔食品有限公司望疃二場場長王筍介紹道。
科技賦能的紅利遠不止於此。隨著“秸稈變肉”工程的深入實施,田間地頭的秸稈不再是令人頭疼的廢棄物。經過除塵揉絲處理后,由營養師根據牛群生長階段科學配比,制成營養均衡的“專屬營養餐”,再通過自動化“餐車”精准送達牛槽。而牛的糞污也實現了“變廢為寶”,經專業化處理后轉化為有機肥料反哺農田,種植出的秸稈又能循環用於養牛,形成“秸稈喂牛、牛糞肥田、田產秸稈”的綠色生態閉環。
憑借這股“牛勁”,這個小鎮企業發展實現了一路狂“犇”。除了望疃二場外,企業還建成國家級肉牛核心育種場,配備國內頂尖的凍精胚胎實驗室,可擁有核心群母牛1600頭,核心種公牛200頭,能繁母牛存量約3000頭、年產優質核心群種牛約2000頭、年產凍精約360萬劑,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白鴿肉牛“跨圈組CP” 養殖天團高能出道
在望疃鎮的養殖業版圖裡,並非肉牛“一枝獨秀”,肉鴿養殖也不甘示弱,與肉牛產業“跨圈組CP”,“養殖天團”高能出道。
走進利辛縣雙飛養鴿專業合作社,智能化養殖場景讓人眼前一亮:自動喂養機器沿著鴿籠軌道緩緩移動,精准將飼料投放到食槽﹔自動清糞系統有序運轉,保持鴿舍潔淨…一隻隻肉鴿從鴿籠裡探出頭來爭相啄食,鴿舍裡“咕咕”聲此起彼伏,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我們實現了清糞、採光、喂水、喂料全程自動化,不僅大幅降低工人勞動強度,還將生產效率提升了30%以上。”合作社總經理助理周麗介紹說。
利辛縣雙飛養鴿專業合作社。趙鼎供圖
採訪時恰逢鴿子人工孵化出殼期,一隻隻毛茸茸的幼鴿從蛋殼中探出腦袋,十分可愛。“與傳統種鴿自然孵化相比,智能化人工孵化能對種蛋進行精准消毒,有效降低破蛋率和死胚率,顯著提高養殖效益。”周麗指著孵化箱說道。
目前,合作社已建成10多個鴿舍,肉鴿存欄量穩定在8萬隻。肉鴿活禽直供長三角城市,鴿子蛋、白條鴿等產品通過電商平台銷往全國各地,讓更多人品嘗到了望疃的特色美味。如今,合作社的年產值已達2000萬元,帶動周邊幾十家養殖戶抱團發展,形成了“龍頭引領、農戶跟進”的良性發展格局。
黨建引領搭“舞台” 養殖產業“唱大戲”
望疃鎮養殖業能有如今的紅火局面,背后離不開鎮黨委、政府的“硬核”支撐和精准賦能。望疃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豐創世介紹,鎮裡的思路很明確,就是立足本地資源,把優勢深挖吃透,通過黨建引領搭好產業發展的“台子”,讓養殖產業盡情‘唱戲’。
在利辛縣,“一塊布”“一頭牛”的宣傳牌隨處可見。趙鼎供圖
為了讓產業“立得住、長得壯”,鎮裡打出了一套組合拳:整合零散土地資源,推動養殖場地從“碎片化”向“規模化”轉型﹔精准引入肉牛、肉鴿、水蛭等特色養殖產業,實現養殖品類從“單一化”向“多元化”拓展﹔搭建企業、合作社、農戶三方合作平台,促進發展模式從“單打獨斗”向“抱團共贏”升級。特別是圍繞縣委“一碗飯、一頭牛”的部署,把“三疃旺牛”當成主責主業來抓,以安徽欣浩翔食品有限公司為龍頭,帶領全鎮46個肉牛養殖場往前沖,現在存欄量已經達到1萬多頭,實打實的“萬牛小鎮”。
“搞養殖不只是為了讓企業盈利,更要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讓村集體經濟的底子厚起來。”豐創世的話語朴實而暖心。從“牛住精裝房”到“鴿用智能管家”,從“秸稈變肉”到“糞污還田”,從“單打獨斗”到“抱團共贏”,望疃鎮用科技為養殖產業插上翅膀,用黨建為鄉村振興鋪路搭橋。如今的“養殖天團”不僅跑出了產業發展加速度,更跑出了農民增收新路徑,在鄉村振興的賽道上,他們正一路狂“犇”,未來可期。(牛紅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