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市郊區:田間地頭的“服務變奏”

“以前辦補貼得往區裡跑,現在干部帶著表格到地頭,現場填、當場審,十多分鐘就搞定!”飛手汪進看著手機上的補貼確認單,難掩笑意。
當前正值夏管關鍵期,植保無人機穿梭田間撒肥正酣。不久前,汪進還在考慮去區裡辦理植保無人機補貼,如何申請?帶哪些材料?跑哪些部門?什麼時候審核確認?這些問題讓汪進一時犯了難。農忙時節,撒肥黃金期就在短短一星期內,一來一回兩趟就得耽誤至少一天。
植保無人機等新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雖好,但“農戶跑腿申請、窗口被動受理”的模式,無形中給忙碌的農戶增添了負擔,讓政策紅利打了折扣。
思想的破冰催生行動突圍,“主動靠前服務”成為共識,一場由“坐等上門”轉向“上門服務”的實踐在農忙一線鋪開,田間地頭多了一群不同尋常的“訪客”。銅陵市郊區農業農村局的黨員干部們,帶著政策文件和表格,一腳泥、一身汗地穿行在田壟上。當“坐辦公室”成為習慣性舒適區,一場深刻的作風之變悄然發生。
變化源於刀刃向內的決心。銅陵市郊區農業農村局以開展學習教育為契機,主動將“黨員在身邊,服務進萬家”“訪企入村”活動沉入泥土,把惠農服務的辦公桌直接“搬”到了農戶勞作現場。
線上填寫申請表,現場查驗核對購機信息、身份証明等材料,材料齊全無誤者,通過移動設備即時上傳系統進入審核流程,一上午的時間被壓縮在這田間地頭短短一個小時內。
從“材料成堆跑斷腿”到“田間一站即辦結”,服務的距離被沾滿泥土的鞋大大縮短。當“坐辦公室”的慣性被“主動服務”止住,當“被動受理”的窠臼被“靠前服務”的擔當所打破,惠農政策便如這盛夏及時雨,精准滴灌至農戶心田,為糧食生產減了負擔、添了動能。
郊區農業農村局的黨員干部坦言:“腳踩進田裡,汗流在一起,才真切體會到農戶搶抓農時的緊迫。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泥土裡向下扎根,才能真正帶來惠民實效。”
郊區農業農村局黨組織解決農民的急難愁盼,是郊區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堅持開門教育,發動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著眼民生關切,解難題、辦實事,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惠民實效的縮影。截至目前,郊區結合“訪企入村”專題行動,扎實開展走訪60個行政村,收集問題建議154件,目前線上已辦結154件,辦結率100%。(劉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