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安徽濉溪:深耕紅色沃土 厚植家國情懷

2025年07月07日15:05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關工委立足本地豐厚的紅色資源,精心謀劃,創新載體,將傳承紅色基因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抓手,持續在未成年人中深入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活動,不斷筑牢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根基。

深挖資源富礦,構建浸潤式紅色教育矩陣

系統梳理,打造“實景課堂”。對境內的雙堆集烈士陵園、韓村小李家、臨渙文昌宮等地進行系統梳理,組織未成年人實地參觀,使其置身歷史現場,聆聽革命故事,感受崢嶸歲月的艱辛與偉大。

搶救記憶,活化“口述歷史”。積極組織縣關工委副主任、鐘源閣紅色博物館館長鐘鑫,原臨渙文昌宮淮海戰役總前委指揮部文管所負責人段傳新等“五老”同志,深入校園、社區,講述濉溪大地上的紅色往事和奮斗歷程,使抽象的歷史變得具體可感、直抵人心。

編纂讀本,提供“鄉土教材”。縣關工委聯合縣政協、黨史部門,挖掘整理濉溪本土紅色人物事跡、重大歷史事件,編纂適合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認知特點的《雙堆集殲滅戰》《決戰淮海》《濉溪英模故事匯》等地方性紅色讀本,讓紅色教育融入青少年日常學習。

創新形式載體,增強紅色傳承吸引力感染力

儀式教育強信念。在清明、“七一”、烈士紀念日、國慶等重要時間節點,精心組織青少年赴紅色教育基地舉行入隊、入團儀式,開展祭掃英烈、敬獻花籃、集體宣誓等活動,在庄嚴氛圍中強化身份認同和使命擔當。

沉浸體驗悟精神。創新推出“重走一段支前路”“模擬一次戰地救護”“同挑一次扁擔糧”等沉浸式、互動性強的體驗活動,讓青少年在身體力行中深刻感悟“小推車”精神的磅礡力量。

藝術表達抒情懷。鼓勵和支持青少年通過誦讀紅色經典、傳唱紅色歌曲、排演紅色情景劇、創作紅色書畫、撰寫紅色征文等藝術形式,表達對革命先烈的崇敬和對家國的熱愛。

榜樣引領樹標杆。大力宣傳新時代濉溪縣各條戰線涌現出的先進模范人物事跡,特別是青少年身邊的優秀榜樣,用可親、可敬、可學的身邊典型,引導未成年人見賢思齊。

健全長效機制,保障紅色教育常態長效

培育“紅領巾講解員”。在紅色場館建立常態化的小講解員、小志願者培訓機制,選拔培養一批優秀的“紅領巾講解員”,讓他們在服務實踐中深化對紅色歷史的認知,成為同齡人中的紅色火種。

構建協同育人網絡。縣關工委密切與宣傳、教育、文旅、共青團、婦聯等部門以及學校、家庭、社區的協作聯動,整合資源力量,形成黨委領導、關工委主動作為、相關部門支持配合、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紅色教育大格局。(李艷梅)

(責編:黃艷、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