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固鎮:產業聚力鄉村振興“畜”勢勃發

近年來,安徽省固鎮縣以“畜牧業科技進步”為動力,以“牧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通過扶持龍頭企業建設產業聯合體,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打造優勢畜禽品種全產業鏈條,全縣畜禽產品產值規模和競爭力持續提升。
“當初建廠的時候,政府幫助合作社在農商銀行融資700萬元,相當於在起跑的時候推了我們一把。”說起12年前的創業經歷,固鎮縣立業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功強仍歷歷在目。
2013年,固鎮縣開始實施億隻肉雞產業化項目,《固鎮縣億隻肉雞養殖產業化項目實施方案》從購機補貼、貸款貼息、基礎設施補助、養殖補貼、保險基金、融資支持、土地流轉、養殖用電8個方面,給予肉雞養殖者政策扶持。
在政策扶持下,立業養殖專業合作社購買的40套料機享受了35%農機購機補貼,建設的堆糞場享受了60%的建設資金補貼……經過十年發展,立業養殖專業合作社年出欄白羽肉雞150萬羽,實現年產值3700余萬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固鎮縣實行標准化商品雞場建設“五統一”模式(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選址、統一標准、統一建設),建設了28個年出欄120萬隻以上的標准化商品雞場,全面推廣立體籠養技術。
在固鎮縣陽光禽業專業合作社雞舍內,兩層雞籠上下疊放,每層雞籠下方安裝傳輸皮帶,落在皮帶上的雞糞定時回收裝車,實現雞、糞分離。
“較之前的地面平養,立體式籠養模式可提高近三分之一的養殖量。”陽光禽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田靜介紹,目前合作社的20個雞舍全部從地面平養改造成立體式籠養。這種模式不僅能提高單位面積養殖量,還能通過傳輸皮帶自動清糞改善雞舍環境、提高肉雞存活率、節省養殖成本,每隻雞平均可增加1.5元利潤。
在固鎮經濟開發區的蚌埠大成食品有限公司,一隻雞從宰殺到包裝僅需2小時。每年有2000多萬羽白羽肉雞在這裡孵化出殼,經過幾十天養殖周期后,被精深加工成260種生鮮品、226種熟食品,售往世界各地。
蚌埠大成食品有限公司是大成集團在固鎮縣投資的大型農業產業化“肉雞一條龍”項目,在固鎮構建了集育種研發、雛雞孵化、契約養殖、飼料研發、飼料加工、電宰加工、食品開發、食品深加工於一體的全食品產業鏈。2024年實現銷售額38億元,帶動就業2000余人。
“今年6月份,投資8.7億元的大成三期5萬噸熟食加工項目將開工建設,建成后將進一步做優做強肉雞全產業鏈條。”大成食品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公司將聚焦全熟產品開發和新品類研發創新,不斷滿足消費者對健康產品的訴求,鞏固擴大在長三角地區的市場地位,推動食品化戰略升級。
2024年,固鎮縣出欄豬牛羊125萬頭、家禽8496萬羽,牧原、鵬睿獲省級儲備肉承儲資質。創建省級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示范基地8家,新增及續展綠色食品4個,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250億元,同比增長10%。
今日之固鎮,在“藏糧於技”的堅守中筑牢根基,在“特色富民”的探索中開拓新局,在“全鏈發展”的實踐中厚植優勢。這片土地的每一次蛻變,都鐫刻著“三農”工作者敢為人先的勇氣,凝聚著千萬農民辛勤耕耘的汗水,更彰顯著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強勁脈搏。展望未來,固鎮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必將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征程中孕育更多奇跡。(尤靖文 凌義樂 杜少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