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經開區:科技攻“尖” 產業向“新”

“揚子江畔揚子扇,揚子美名四海傳”。很多滁州人還記得40年前,揚子電器剛崛起時的經典廣告詞。近些年在滁州經開區,隨著傳統制造企業通過科技創新賦能,不僅讓“揚子”王者歸來,更助推滁州經開區制造業向高端智能化邁進。
來到安徽揚子空調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廳,最新看到的是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一項項榮譽,而每一項榮譽都離不開“創新”“技術”這兩個關鍵詞。
安徽揚子空調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方釗介紹說,從2000年至今,揚子空調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先后開發出水源熱泵冷(熱)水機組、地源熱泵冷(熱)水機組、空氣源熱泵冷(熱)水機組、強熱四季除濕空調、高效熱泵蒸汽機組等一系列節能環保產品。
揚子空調最新研發的“雙級渦旋式高效制熱機組”。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從冷熱風到冷熱水、從超低溫制熱到高溫蒸汽,方釗認為,揚子空調在暖通制冷領域的突破,離不開科技創新。
目前揚子空調每年的研發費用佔比都在4%以上。揚子空調的研發體系“四大平台”,即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檢測實驗室、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工業設計中心,更是為技術創新賦予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讓方釗最驕傲的是揚子空調最新研發的“雙級渦旋式高效制熱機組”,這款空調機組通過自主研發的“雙級渦旋壓縮技術”,能夠在-40℃的環境下產生60℃以上的高溫熱水,經封閉管路給室內的地暖、暖氣片循環供熱,打破了極寒環境下(-40℃環溫)熱泵採暖的技術禁區,徹底改變了極寒地區冬季採暖的新模式。
透過揚子空調的新品迭代、發展軌跡,記者感受到傳統企業技術創新的充沛動能,這也成為滁州經開區傳統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生動樣本。
俯瞰滁州經開區。滁州經開區管委會供圖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我們通過政策引導、資源傾斜,讓企業真正成為技術攻關的‘主力軍’。”滁州經開區經濟運行局局長陳慶表示,滁州經開區積極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2024年園區企業研發經費達22.4億元,同比增長16.1%,總量居全市首位﹔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高達4.68%,超出全市平均水平2.2個百分點﹔園區累計擁有各級創新平台161個,其中國家級4個、省級76個﹔高新技術企業達200家,總量居滁州市第二。
今年以來,滁州經開區已申報國家級外國專家項目1個,省高等研究院項目1個,省級人工智能場景創新項目5個,省級同心科創項目1個,省級科技創新攻關計劃技術需求5項,獲批省級制造業“揭榜挂帥”攻堅項目1個。
“科技創新就是企業的生命。”這句話,是安徽鯤鵬裝備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葛孝華工作19年的最大感受。
安徽鯤鵬裝備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線。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2006年,葛孝華大學畢業便入職了安徽鯤鵬裝備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從普通技術人員到家電、汽車行業的高層次人才,他始終堅守在創新研發一線,持續攻堅關鍵技術領域。
他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鯤鵬裝備與國外的家電公司合作,為國內某家電企業打造冷櫃自動化生產線,外國專家負責核心機械設計,鯤鵬裝備負責加工制造。
“遺憾的是,最終產品沒有通過驗証,導致企業受損,這讓我們明白,必須通過科技創新,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再硬的骨頭,也要啃下去。”葛孝華說。
如今,葛孝華帶領團隊研發的家電裝備模具實現國內外全覆蓋,並成功開拓了汽車裝備新產品領域。公司產品不僅在國內替代進口、填補行業空白,還出口至40余個國家和地區。
憑借著關鍵技術的突破,葛孝華在今年成為全國勞動模范。“未來會繼續在智能裝備領域持續突破關鍵技術,帶領更多人一起走上自主創新的路,讓更多國內裝備從制造轉向智造。”葛孝華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