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地市新聞>>蚌埠

蚌埠固鎮:工業崛起六十年 向新而行聚勢躍遷

2025年06月27日11:08 | 來源:蚌埠新聞網
小字號

如果把蚌埠市固鎮縣工業發展比作一粒種子,那麼1965年則是它的“萌芽期”。這一年,固鎮縣正式成立,全縣工業生產總值隻有278萬元。幾間平房裡,工人們用鐵錘敲打出第一輛農機、生產出第一袋面粉。

建縣以來,固鎮不斷壯大“工業樹”,繁茂“產業林”,主要經濟指標連年增長,持續積蓄向上生長的力量。去年,固鎮縣46個億元以上項目竣工投產,35個億元以上項目開工建設。規上工業企業新增21家、總數169家,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5%。

固鎮經濟開發區。尤靖文攝

60年披星戴月、日月兼程。從蚌埠過淮河向北行駛,可以一覽固鎮經濟開發區內的甬蚌產業合作園區、台灣工業園、食品產業園、化工產業園。從南至北,場景不同、產業不同,但一路都能感受到這座年輕縣城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呈現的發展新活力。

創新賦能

從“跟跑”到“領跑”的技術突圍

“一路走來,我是親身參與固鎮工業蝶變中的那一批人。”從小作坊到大企業,再到如今的行業翹楚。站在建縣60周年的新起點,安徽三星樹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家付感受頗深。歷經 30 年奮斗,三星樹脂以技術創新打破國際壟斷,以產業升級響應國家戰略,其發展軌跡正是固鎮民營企業在細分領域從國際跟跑到領跑的生動縮影。

安徽三星樹脂科技有限公司。尤靖文攝

1993年,剛從學校畢業的周家付投身鄉鎮企業局下屬化工廠,在離子交換樹脂這個“小眾賽道”開啟創業征程。“彼時企業僅是‘小打小鬧’,租廠房、做單一陽離子樹脂,年產能不足千噸。”周家付表示,2004年企業入駐固鎮經濟開發區,20畝土地成為首次“扎根”的起點,產品類型和產量仍存在局限。

轉折始於2014年。在固鎮縣“筑巢引鳳”的推動下,三星樹脂啟動跨越式擴建。從20畝到230畝的生產場地,從手工生產到智能化車間,企業擁有陽樹脂、陰樹脂、特種樹脂、拋光樹脂、硫酸鎂等6條生產線,所有產品及技術均為自主研發,先后獲得專利20項,產品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藥、環保、冶金、家用全屋淨水等行業,市場覆蓋了國內各省市並遠銷歐美、中東、非洲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這種“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的模式,讓三星樹脂在10年內完成了傳統產業的“三級跳”。

目前,三星樹脂成為國內生產規模較大的離子交換樹脂和特種樹脂的生產基地,年生產5萬噸樹脂,80%產品都用於出口。“企業的年研發費用超2000萬元,離子交換樹脂就像工業‘海綿’,看似不起眼,卻能吸住關鍵技術。”周家付告訴記者,在細分領域精耕細作,以創新突破構筑壁壘,技術和產能讓企業有了話語權。即便面對關稅調整,客戶仍因“無可替代”而持續下單。

創新是引領發展第一動力。近年來,固鎮縣堅持“工業強縣、產業立縣”發展戰略,圍繞工業經濟提質擴量增效,堅持抓運行、促投資、增動能,創新活力不斷釋放。

2024年,固鎮縣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71家、三縣第一,成功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1家,高新產業產值佔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40%、增加值增長7.5%。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成功舉辦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四鏈”融合產學研對接會,為100余家企業同高校院所搭建供需對接平台,“江蘇中科智能院-安徽銀東企業聯合創新中心”簽約揭牌。技術吸納額突破40億元、實現翻番、全市第一。

產業集群

從“單點開花”到“鏈式成勢”的集聚效應

沿著固鎮經濟開發區前行,豐原集團、泰格生物、福泰來等企業鱗次櫛比。“近年來,園區重點發展精細化工、農副產品加工、裝備制造三大主導產業,其中生物基材料產業基地先后獲批省級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第九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擁有維生素、聚乳酸兩大世界級產業鏈。”固鎮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朱元慶介紹,截至目前,入駐企業300余家,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6家、高新技術企業71家,省市級專精特新企業30家,外資企業47家。

開發區是經濟建設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成立於2002年3月的固鎮經濟開發區成為縣域經濟的增長極。2024年,開發區落戶億元以上項目40個,協議總投資131.58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3個,總投資58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9億元,同比增長12%﹔入庫稅收5.96億元。固鎮縣生物基特色產業集群(基地)完成產值70.17億元,同比增加14.95%。

“目前,豐原集團在園區有16家規上企業,重點打造生物化工、生物醫藥、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產業,生產聚乳酸類、氨基酸類、維生素類、醫藥原料和生物材料等系列產品。”豐原集團經濟運行部相關負責人吳智剛表示,產業集聚能夠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從而進一步提高集團的市場競爭力。

豐原集團是固鎮縣生物可降解材料的鏈主企業,在生物化工、生物能源和生物制藥等領域均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其乳酸、聚乳酸產能位居全球首位。集團充分發揮鏈式效應,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助力實現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其中,安徽豐原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氨基酸系列產品市場佔有率達42%。

安徽淮河科技有限公司員工檢測產品質量。陳昂攝

近年來,固鎮經濟開發區圍繞“千億級開發區、千億級產業”總體目標,按照“延鏈、補鏈、強鏈、融鏈”總體思路,做強優勢產業,提升傳統產業,培優新興產業,培育新材料等未來產業,著力打造“一地標兩集群一新”特色產業體系。

一個園就是一條鏈,鏈式發展讓合作像“串門”一樣簡單。蚌埠百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石膏粉、石膏機械設備及建筑材料加工與銷售、石膏加工技術服務的企業,同時也是豐原集團的下游企業。

“每年我們能消耗豐原福泰來聚乳酸有限公司副產的15萬噸硫酸鈣,用於企業生產。”百佳新型建材負責人張緒慶告訴記者,這種硫酸鈣運輸、存儲成本都比較高,如果沒有近距離的下游企業進行消化,只能將其作為固廢處理。

“我們兩家企業距離800多米,步行只要10分鐘,一個電話就能現場碰面,企業年營業額能達到1400多萬元。”張緒慶感嘆。百佳新型建材與豐原福泰來從2020年合作至今,一方實現了原材料穩定供應,另一方降低了生產成本,在產業園內實現上下游雙贏。

當前,固鎮縣已構建起以豐原集團為引領的生物基特色產業高地﹔不斷延長農副產品產業鏈條,匯聚大成食品、中糧油脂、金豆飼料、大北農飼料等農副產品深加工領域企業﹔形成了以伊諾華輪胎、艾柏士科技、永陸橋梁等企業為首的機械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近悅遠來

從“筑巢引鳳”到“固巢留鳳”的營商密碼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發展經濟的“先手棋”,是招商引資的“強磁場”。

近年來,固鎮縣以“六項機制”為抓手,做優環境、做強要素、做細幫扶,著力優化為企服務,推進創建一流營商環境工作走深走實,取得顯著成效。

在安徽贏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廠房內,工人們正在加緊生產,一台台儲能產品剛下生產線,就被打包裝車,銷往美國、德國等地。

贏瑞新能源項目一期投資2億元,建成年產1GWH產能的儲能電池生產能力。該項目從簽約交地到建成投產,僅用了7個月時間。一次政企之間的“雙向奔赴”,跑出了固鎮縣項目落地的“加速度”。

安徽贏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加緊生產。尤靖文攝

“項目建設一路‘綠燈’,比預計投產的時間提前了半年多。”拿地即開工,竣備即發証……安徽贏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房錦山忍不住大贊。他表示,項目的快速落地,可以為企業發展“搶”出時間,這也意味著企業能有更多的發展機遇。

企業開辦一日辦結、政務服務周末“不打烊”、設立7×24小時自助服務大廳……近年來,固鎮縣堅持問需於企、問效於企,進一步優化服務事項辦理程序,減少辦事環節,壓縮辦理時限,從“多窗辦理”轉向“一窗辦、線上辦、就近辦、上門辦”,讓企業“少跑腿”“零跑腿”。

一件事,一次辦,辦事流程的化繁為簡,更是為經營主體減負。“以前辦理營業執照就需要花費幾天的時間,拿到營業執照后還要自己找刻章店花錢刻章,需要到多個部門完成稅務、社保、公積金開戶等事項,現在動動手指就能一站辦齊了。”固鎮縣的“一日辦結”服務,讓前來辦事的王先生感嘆:“太方便了!”

體驗“固鎮速度”,點贊“營商溫度”,固鎮縣用真金白銀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企業剛起步,資金需求量較大,現金流緊張,多虧了政府給我們的獎補資金,幫助企業更好起步。”在房錦山看來,惠企政策兌現力度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

“哪怕我們的工資晚發幾天,也要保障企業的獎補資金到位。”這是政府工作人員給房錦山說過的話。房錦山告訴記者:“企業提交申請后,項目2000萬元的裝修補貼款沒過幾天就全部到賬了,在固鎮投資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營商環境好了,企業發展也沒有了后顧之憂,未來我們將針對新型材料、新型儲能電池進行系統研究,力爭成為國內知名的清潔能源綜合方案解決供應商。”面對未來,房錦山信心滿滿。

英利新能源生產一角。尤靖文攝

強化要素保障,固鎮縣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硬支撐”,在金融、土地、用工等要素保障關鍵環節,根據企業訴求全力護航。今年以來,固鎮縣舉辦人才招聘會8場,幫助企業招引技術人才400多名,舉辦銀企對接會3場,幫助企業融資19.4億元。

六十載風雨兼程,固鎮從工業萌芽的“一粒種子”,成長為產業繁茂的“參天大樹”。站在新的歷史節點,固鎮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未來,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奮力推動現代化美好固鎮建設再上新台階。(記者 尤靖文 通訊員 凌義樂)

(責編:劉穎、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