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構建全域覆蓋、高效運轉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台——
訴求變訂單 解紛一鍵辦

“感謝你們調解得及時,要不然,我家的新房還不知道拖到什麼時候才能建呢。”5月10日,固鎮縣石湖鄉綜治中心主任薛兆坤電話回訪石湖鄉劉元村一起糾紛的當事人時,村民李某連聲道謝。
原來,上月中旬,李某向村“一站式”綜治中心反映,自己在老宅宅基地建房,鄰居劉某卻以佔了自家宅基地為由多番阻攔。薛兆坤到了現場發現李某家的老宅已經坍塌,無法確定宅基地界線。次日,薛兆坤通過手機上的“蚌埠綜治中心信息平台”應用小程序,將這一糾紛分發給鄉自然資源所、鄉經管站、城鄉建設規劃所三個部門綜治聯系人要求協辦。當天就通過查閱原始資料找到了原始宅基地界線,糾紛得以化解。
“假設沒這個信息平台,這趟調解少說也要兩周時間。”薛兆坤告訴記者,這次涉及到三個部門,他通過手機一鍵分發“訂單”至綜治信息系統內的各部門指定人員辦理,兩相比較,運用信息平台效率顯著提升。
早在2017年,全國首個國家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標准化試點”項目落戶蚌埠,該市開始構建全域覆蓋,集調解、法律援助、心理安撫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社會綜合治理平台。2021年,蚌埠綜治中心信息平台通過驗收。
群眾糾紛可以“一站式”調解了,可平台如何更高效化解糾紛?蚌埠市綜治中心主任孫躍告訴記者,線上平台“下單”模式啟發了他們信息化建設的思路。目前,蚌埠市綜治平台已建立起一個閉環的綜治信息系統:以各級綜治中心為線下前台,收集群眾糾紛“訂單”,分類研判后,通過大數據后台“派單”給調解人員,將法治化的調解糾紛線路圖、規范化的平台運行制度作為“系統控制軟件”。
糾紛、訴求高頻涉及的如住建、民政等部門,以及律師、心理咨詢師等社會力量入駐信息系統,充實“接單”的調解力量。
通過信息系統,規范調解流程,做到群眾跑一處、數據來跑路,效率大為提高。數據顯示,2024年,蚌埠市矛盾糾紛排查量同比增長61.78%,矛盾糾紛化解率居全省第2位,刑事警情數同比下降24.14%,法院新收民事一審案件數降幅全省第二。
·編后·
蚌埠市抓住綜治平台建設契機,依托制度創新與技術應用的雙輪驅動,快速排查消解社會風險點,印証了“科技賦能治理”的實效。這種創新不僅是技術應用,更是治理理念的升級——以群眾訴求為“訂單”,實質是將治理理念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服務”。讓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數字化、智能化賦能基層社會治理,迸發出新的效能。(記者 強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