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臨泉縣“好人大講堂”第二課開講:非遺蛋雕進校園 匠心傳承育新風

2025年05月15日16:42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5月15日,由中共臨泉縣委宣傳部(文明辦)、臨泉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的“好人大講堂”系列活動第二課在皖北經濟技術學校學生發展指導中心生動開講。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到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安徽省工藝美術名人、安徽省鄉村振興高級工藝師、安徽省鄉村工匠名師、“阜陽好人”、阜陽市級蛋雕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董一言擔任主講,通過“講演+互動+實踐”的立體化模式,為30余名師生呈現了一場傳統文化與文明實踐深度融合的生動課堂,為鄉村振興注入非遺新活力。

臨泉縣“好人大講堂”第二課開講。

臨泉縣“好人大講堂”第二課開講。陶維強供圖

“在0.3毫米的蛋殼上雕琢,需要的是千錘百煉的匠心和永不言棄的堅守。”董一言以“心棲非遺 蛋雕傳趣”為主題,用一張泛黃的街頭擺攤照片開啟講述。從2000年與蛋雕結緣時的寂寂無名,到2009年杭州大學城街頭的命運轉折——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賽扶團隊發起“蛋蛋相傳”公益項目,助力其入駐杭州手工藝活態館﹔從《G20峰會政要肖像》亮相中國郵政大師作品展,到《鏤空色彩桃花》被土耳其總統夫人收藏,他用20年時間將蛋雕從“地攤貨”打造為登上國際舞台的文化名片。當屏幕上滾動播放其榮獲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作品入選建黨百年非遺展等榮譽時,現場師生響起熱烈掌聲。

活動設置“指尖非遺”實踐工坊,董一言現場教學演示鏤空、浮雕等傳統雕刻技法,並指導大家在薄如蟬翼的蛋殼上雕刻出精美的十二星座圖案。他一邊示范,一邊耐心地講解:“下刀要穩,力道要勻,每一筆都是與歷史的對話。”在場的學生們屏息凝神,全神貫注地觀摩學習,手中的刻刀在蛋殼上輕輕游走,雕琢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星座紋樣。

作為臨泉縣“好人品牌”建設的創新實踐,“好人大講堂”文明實踐項目持續挖掘本土身邊好人先進模范資源,此次聚焦非遺傳承新路徑,凸顯三大創新,一是以“技藝傳承+精神傳承”雙線敘事,讓好人故事具象化﹔二是構建“講堂+工坊”場景,推動靜態宣講向動態實踐轉化﹔三是打造“校園傳承基地”,通過公益教學培育新生代傳承力量。董一言近五年來已開展公益授課200余場,帶動超千名青少年接觸蛋雕技藝,其創辦的工作室被授予“阜陽市非遺傳承基地”。

臨泉縣城鄉文明建設指導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好人大講堂”品牌建設,通過“身邊人講匠心”“非遺進校園”等系列活動,推動好人精神與傳統技藝深度融合,讓文明實踐既接“天線”更接“地氣”,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動能。(陶維強)

(責編:黃艷、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