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安徽向前丨安徽懷遠:科技“點石成金” 產業“別出新材”

人民網記者 周坤
2025年05月14日11:21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如今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會特別關注動力電池的安全性。眼下,作為動力電池安全的“保護傘”,一種被稱為勃姆石的鋰電池涂覆材料,成為市場“寵兒”。

“這種新材料,涂覆在鋰電池電芯隔膜上,能夠提高隔膜的耐熱性,防止因隔膜皺縮而導致的正負極短路,相當於給電池穿上一件輕薄透氣的‘鎧甲’。”在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文簡稱壹石通)產品展示大廳,該公司董事長蔣學鑫解釋道。

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訪者供圖

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訪者供圖

作為全球鋰電池用勃姆石的主力供應商,位於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經開區的壹石通,多年來專注布局先進無機非金屬復合材料領域,不僅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還是皖北地區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走進車間,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自動化設備矗立在明亮的車間內,身著整潔工作服的工人來回穿梭,他們神情專注,手法嫻熟,經過多道復雜專業的工序后,原料蛻變成高質量的勃姆石產品。

“整個過程,都是用科技創新實現點‘石’成金。”在採訪過程中,“技術”“創新”一直是蔣學鑫口中的高頻詞。

從2015年的213.26萬元到2024年的4828.31萬元,近10年間,公司研發投入增長超20倍,在大額研發投入下,企業科技創新碩果累累,形成了多項核心技術。

推動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產品從研發試制逐步走向產業化,在人工合成高純石英砂領域,成功探索出新型制備工藝……靠著對科技創新的不懈堅持,壹石通在新材料領域實現了多項“從0到1”的研發成果。

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企業、安徽省制造業創新中心……一項項榮譽,見証壹石通科技創新的成功實踐。

“如今企業進入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階段,我們將會依托技術優勢,讓更多產品進入下游應用領域。”蔣學鑫介紹,從單一粉體到相關制品,逐步實現新材料從誕生、中試到成熟量產的全過程,憑借創新基因的不斷發育和增強,為企業發展貢獻成長力量。

用科技創新創造產業增長值,在懷遠縣,還有許多像壹石通這樣的新材料企業。

安徽龍泉硅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安徽龍泉硅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走進安徽龍泉硅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智能化生產線正在把碳酸鈉和二氧化硅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攪拌,然后送至高達4層樓的工業窯爐中。這些原料經過1500攝氏度高溫反應后,變成高純度的硅酸鈉,隨即被送往冷卻池中冷卻、包裝。

記者隨手拿起一塊冷卻好的硅酸鈉,外觀晶瑩剔透,如同一塊玻璃。“看似不起眼,但它是新材料領域裡的‘工業味精’。”該公司總經理趙東旭說。

嬰兒用的奶嘴、手機上的手機殼、高檔鞋底的膠水……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都離不開硅酸鈉,它是硅橡膠制造不可缺少的補強劑。

“我們這個產業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激烈,研發始終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創新永遠不能停。”趙東旭坦言。

安徽龍泉硅材料有限公司生產倉庫。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安徽龍泉硅材料有限公司生產倉庫。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記者走進車間,企業有一條生產線正在進行技術改造升級。到今年年底,全新的自動化生產線將代替過去的機械化生產線,不僅減少了人工成本,還保証了新材料的質量穩定。

如今,懷遠縣已形成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裝備制造、汽車零部件、綠色食品五大主導產業。在新材料產業領域,形成了以壹石通材料科技、昱瓴新能源、賽立科硅材料為代表的集聚之勢,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從“引進消化”到“自主創新”,從“一般技術”到“核心技術”,從“傳統制造”到“智能制造”,懷遠的新材料企業正向著價值鏈中高端進軍,讓新材料產業有“才”更有“料”。

(責編:歐愷、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