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蕭縣:創新紅色教育路徑 解鎖思政工作發展新密碼

近年來,安徽蕭縣立足豐富的紅色資源優勢,不斷探索創新,通過多維度舉措,將紅色教育融入黨員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各個層面,為黨員、青少年及廣大群眾帶來全新的思政體驗,推動思政工作邁上新台階。
拓展教育場景,紅色基因賦能黨員教育
蕭縣緊扣新時代黨員教育管理新任務、新要求,通過建強紅色陣地、優化紅色課堂、傳承紅色精神,全力打造黨員教育“新矩陣”。串聯蔡窪淮海戰役紅色旅游景區、聖泉鎮金黃庄社區沈浩故居、蕭縣烈士陵園、白土鎮張村現代葡萄產業園示范基地等縣鎮18個黨員教育培訓基地,著力打造“點、線、面”紅色黨員教育陣地。在紅色課堂建設方面,蕭縣制作了《一輛小推車——小車推出的勝利》《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蕭縣黨史》等一批黨性教育精品黨課。依托縣內紅色資源,制定“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追尋淮海戰役紅色印記”等紅色研學課程,創新淮海戰役VR模擬、“人民的勝利”梆子戲、小推車送糧等特色實踐課程,以實景式、沉浸式、體驗式教學增強紅色體驗、厚植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紅色文化牽手思政課堂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蕭縣聚焦青少年重點群體,抓好學校主陣地,創新打造多彩思政課堂。蕭縣以蔡窪景區為核心,整合周邊紅色資源,將蕭宿銅靈邊區革命烈士陵園、聖泉鎮沈浩故居、楊樓鎮黃廟戰斗舊址等紅色景點串聯起來,開發了紅色研學精品線路,經常性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在豐富活動載體上,精心策劃“黨史國史知識進課堂”“國防教育進校園”“清明祭英烈”等活動,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傳承紅色基因。蕭縣實驗小學打造沉浸式紅色教育陣地,紅色場館“初心學堂”以其獨特的教育形式與豐富的實踐活動,成為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的有力陣地。
筑牢思想根基,紅色教育融入大眾生活
在新時代思政工作的大格局下,蕭縣積極探索,將思政工作巧妙融入大眾生活,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貼近群眾的宣傳形式,讓思政教育真正走進群眾心間。蕭縣將紅色旅游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讓紅色遺址成為思政課堂,讓紅色故事成為思政教材。蕭縣蔡窪淮海戰役紅色旅游景區在“清明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群眾性愛國主義和紅色文化宣傳教育活動,年接待游客65萬人次左右。持續探索“思想政治+社區服務+基層治理”工作模式,龍城鎮虎山社區組建64人的社區“紅色工作隊”,定期組織開展宣傳教育、文體娛樂、文明創建、環境整治、關愛幫扶等主題活動,讓社區思想政治工作彰顯春風化雨般的浸潤作用,為社區和諧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王婉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