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肥東縣:妙剪生花 “紙” 為傳承

2025年04月09日16:15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剪紙藝術作為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以紙為載體、以剪刀為工具、以鏤空為方式,運以匠心,裁剪出生動形象的圖案,並托物寄語。它借用約定俗成的觀念化形象,寄托人們對吉祥幸福的期盼,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千百年來,這門古老的藝術在民間藝人的不斷繼承發揚下,日漸綻放光彩。在肥東聖泉中學校園裡,就有一個非遺剪紙社團。在美術老師蘇影的指導下,學子們用剪刀和紅紙,剪出了對文化傳承的堅守,更剪出了屬於這個時代的創新表達。

同學們聚精會神地制作剪紙作品。昂衛明攝

同學們聚精會神地制作剪紙作品。昂衛明攝

春日下午,社團課堂巧手翻飛

春日下午,走進聖泉中學七年級剪紙社團,指導老師蘇影正在帶領同學們開展剪紙作品實踐課。在蘇影的指導下,同學們聚精會神地制作剪紙作品。一張紅紙,一把剪刀,巧手翻飛間,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躍然眼前。

“這些作品都是我之前備課的時候先畫出來,然后打印,最后由同學們通過剪、刻結合創作出來的。”蘇影介紹道,七年級剪紙社團每周二、三、四開課,目前共有38名成員。“剪紙不僅是技藝,更是一種能讓人靜心、專注的修行。”

今年40歲的蘇影畢業於美術專業,2007年來到聖泉中學任教,成為一名美術老師。每當有空閑時間,她都會拿起剪刀和紙張,嘗試創作出新的剪紙作品。2018年,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剪紙、喜愛剪紙,她把這份熱愛帶到工作中,並在學校組建了剪紙社團。

師從名師,傳承非遺剪紙之美

為提升剪紙技藝,一次偶然的機會,蘇影有幸拜入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牛家海老師門下,學到了許多珍貴的剪紙技巧和心得。“這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寶貴的學習機會。牛家海老師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剪紙藝術家,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觀賞性,深受人們喜愛。”蘇影介紹。

在牛家海的指導下,她對剪紙藝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學會了許多剪紙技巧,也更明白了剪紙藝術的內涵和精神。“牛家海老師教會我很多,像墊板的放置、刻刀的選擇以及題材細節的處理等,都講解得細致入微。”

隨著剪紙技藝的提高,蘇影的剪紙創作主題也從一開始單一的窗花,擴展到節氣類、民族類、古典文學類、影視作品等。其中,一幅數米長的《百年回眸薪火賡續》長卷,尤為引人注目。

同學們展示剪紙作品。昂衛明攝

同學們展示剪紙作品。昂衛明攝

以紙為媒,傳統藝術扎根校園

與此同時,蘇影也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毫無保留地教授給剪紙社團的孩子們以及身邊的同事們。在她的引領下,更多的同事和學生逐漸愛上了剪紙。

七(1)班的余止郁同學之前隻在老家集市上看過剪紙,去年加入剪紙社團后,便深深愛上了剪紙,一有空閑就拿起剪刀、刻刀,制作剪紙作品。“在社團,我不但學會了一些剪紙技法,還改掉了自己毛躁的習慣,鍛煉了耐心和毅力。未來,我想獨立完成像蘇老師那樣的卷軸系列作品。”說起剪紙,余止郁一臉興奮。

據了解,作為全縣美育特色實驗校,聖泉中學一直重視美育教學,其中剪紙社團更是學校的特色項目。“社團教學從基本的技法到創意的設計,層層遞進。學校也通過與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合作,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地道的傳統藝術精髓,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專注力,培養他們的文化自信,讓他們對中國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和認同感,從而為未來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化這一特色項目,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感受藝術之美、文化之韻。”聖泉中學科技創新部校長舒迎春表示。(陳強圖)

(責編:歐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