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濱湖院區:應用計算機輔助導航技術 精准取出面部異物

近日,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濱湖院區口腔頜面外科馮大軍主任團隊成功完成一例高難度導航引導下面部異物取出術。患者因車禍導致面部多發性玻璃碎片殘留,傳統手術風險大,團隊採用計算機輔助導航技術,通過術前CT三維重建與術中實時影像相結合,構建“面部異物動態地圖”,精准定位並取出5片玻璃碎塊,出血量不足10ml。
患者張先生(化名)因突發車禍,導致面部多發性玻璃切割傷伴多枚玻璃碎片殘留。CT顯示,異物位置深且分散,周圍分布著腮腺、面神經分支、血管等重要解剖結構。考慮到玻璃的透明性,手術風險及難度極大。傳統手術需大面積切開探查,存在損傷面部神經、遺留瘢痕等風險。綜合評估受傷部位的復雜情況,口腔頜面外科團隊決定採用計算機輔助導航技術,在導航的引導下實施面部異物取出術。該技術利用探針與光學追蹤器之間精確的空間定位關系,通過紅外線等光學信號傳輸,在導航顯示屏上能實時顯示異物的精准定位,團隊成員能直觀地了解到異物所在位置及周圍重要解剖結構。通過導航屏幕清晰掌握異物走向、深度及周圍組織關系,採用小切口便直達目標區域。此次手術借助導航的毫米級定位反饋,團隊成功取出大小不等的玻璃碎塊5片,全程避開神經血管,出血量不足10ml。
手術現場。
馮大軍表示,面部異物取出既要精准定位又要兼顧美觀,傳統定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X線/CT存在輻射且對非金屬異物識別有限,實時CT需多次探查,增加放射線暴露風險,而超聲可能導致異物移位,且對深部復雜結構定位困難。計算機輔助導航技術有效解決了這些難題,尤其適用於復雜解剖區域的異物處理,它不僅縮短手術時間,極大地提高手術精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更能最大限度保護患者面部功能與美觀,目前已廣泛應用於外科手術領域。
此次手術的成功開展,是該院口腔頜面外科運用計算機導航技術在種植牙手術領域外的又一成功案例。這一案例不僅為后續同類手術提供了寶貴經驗,更為計算機導航技術在口腔頜面外科乃至整個外科領域的廣泛應用開拓了新思路,呈現出更多潛在可能。(駱啟芬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