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靈璧:“服務+治理”賦能新就業群體

今年以來,宿州市靈璧縣緊扣新就業群體急難愁盼,以黨建引領破題,創新打造“服務供給與治理參與”雙向賦能生態鏈,推動新就業群體從“治理對象”向“治理主體”躍升,構建新就業群體“服務+治理”的融合生態。
友好場景體系破解“四難”困局。靈璧縣瞄准新就業群體“進門難、停車難、找路難、休憩難”等核心痛點,構建全域覆蓋的友好場景體系。在住宅小區推行“掃碼通行+即停即走”雙機制,設置友好配送路線與夜間熒光導航標識,縮短新就業群體配送時間﹔在商圈場景中打造“暖蜂驛站”,集成充電、休憩、就餐、醫療等服務,為新就業群體構建臨時溫馨“港灣”﹔建立物業企業“五星服務評價”機制,將新就業群體滿意度納入考核指標,推動住宅小區簽訂權責協議,實現服務標准與安全責任“雙挂鉤”。
分層分類服務織密關愛網絡。以四季為軸打造全周期關愛品牌,構建“冬送溫暖、春護健康、夏保安全、秋助維權”服務體系。聯合志願服務團隊提供愛眼義診、急救培訓、健康講座等活動,增設親子互動空間,組織科普教育、手工制作等活動,解決新就業群體子女照護難題。聯合交警部門開展“道路安全培訓”,用“警醒數據”和危險駕駛行為以案示警,提醒新就業群體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聯合司法部門開展勞動權益保障講座,以“如何保障新業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為主線,告知新就業群體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如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面向新就業群體開展“暖心慰問”,為他們送去暖心物資。通過分層分類服務,讓新就業群體從“季節性關懷”升級為“全年守護”。
利用工作特點激活治理末梢。創新“雙向奔赴”治理模式,將新就業群體轉化為基層治理“生力軍”。運用新就業群體“時刻在路上”的工作特點,新就業群體通過“隨手拍”上報安全隱患、道路交通、公共設施等問題,成功預警水管爆裂、消防通道堵塞等突發事件。組建“先鋒騎手”宣講隊,深入社區開展反詐宣傳、文明創建活動等宣傳活動,讓新就業群體從城市服務的“受益者”轉變為治理閉環的“關鍵節點”。
“積分超市”構建善治閉環。以“靈你同行”積分制為核心,打造“貢獻—激勵—反哺”良性循環。設置隱患上報、公益服務等積分項,單次最高可獲200積分,建立“積分超市”,提供日用品、充電券等權益,實現“小積分撬動大熱情”。構建“發現—派單—處置—反饋”標准化流程,設置2小時響應時限,問題解決滿意度達98.7%。(楊雪 姚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