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約而至!“海聚高新”人才日活動解碼AI未來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於“人工智能+”戰略部署,合肥高新區擎旗聚力,依托省通用人工智能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以人才鏈驅動創新鏈,賦能產業鏈,全力競逐科技創新主賽道。4月8日,“近悅遠來·海聚高新”合肥高新區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主題活動在中安創谷國際路演中心舉辦,通過釋放“人才-科技-產業”的乘數效應,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合肥之友聯誼會常務副會長、二級巡視員李殊,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二級巡視員徐為民,市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馬曉梅,市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劉海珊出席活動,高新區黨工委委員、黨建工作部(組織人事局)部長(局長)卜紅霞為活動致辭。市委人才工作局人才政策處相關負責人,高新區人工智能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負責人,僑商代表,民主黨派代表,區青企協、新聯會、知聯會、歐美同學會代表,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及媒體記者等近200人參加活動。
“近悅遠來·海聚高新”活動現場。
此次活動以“產才融合”為重點,聚焦“人才匯聚-技術交流-場景對接”三維賦能平台搭建,特邀阿裡巴巴、科大訊飛、江蘇領航集團的3名頂尖專家,圍繞AI大模型構建、AI技術運用、AI+人力資源管理等前沿領域開展深度對話。活動現場,與會領導為科大訊飛副總裁、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方明,陽光醫療董事長、合肥市僑商會會長、合肥市僑聯兼職副主席王邦侃,安徽純源鍍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合肥高新區歐美同學會會長張心鳳等8位具有海內外資源背景的專家、企業家頒發合肥高新區“海外招才大使”聘書。
今年以來,高新區以“效率+”模式優化營商環境,依托任務督辦平台,高效解決企業提出的合理訴求和問題﹔全面開展政務審批改革,組建全職審批員隊伍,優化百項高頻服務審批流程,有效實現“並聯審批”“極簡審批”﹔開通“智慧高新”專精特新企業綠色通道,實現企業問題線上提線上辦﹔定期開展政企交流活動,組織各職能部門面對面傾聽、解決企業訴求。
以“產業+”模式拓寬引才渠道,與長安大學、西北大學共建人才招引工作站,赴省內外28所重點高校開展線下招聘會32場次,收取簡歷1.7萬份。截至目前,全區從業人員達56萬人,通過認定高層次人才總量超8000人,其中人工智能產業鏈高層次人才突破1262人,全市第一。
以“黨建+”模式賦能“養人”生態,組建人工智能產業鏈黨委,構建紅色幫辦服務體系﹔深耕高新區“人才日”品牌活動,開展人才招聘、“大學生科創行”、人才政策及人才項目培訓會等各類人才活動50場,覆蓋人才超萬人,構建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服務機制。
下一步,高新區將以“近悅遠來·產才共興”為導向,聚焦新質生產力培育發展需求,通過深化揭榜挂帥、產才對接等政策機制,以人才鏈的“強磁場”鍛造產業鏈“新動能”,為“創新鏈”注入加速度,全力打造“高新更創新、高新更高效”的營商環境品牌。(朱薇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