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深入推進“擁河發展”大戰略 再掀淮河北岸建設新高潮

淮河奔涌處,千帆競發時。
作為全國唯一主城區被淮河“一水分南北”的城市,蚌埠因河而生,因河而榮。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提出實施“擁河發展”戰略,重塑了城市肌理,淮河從地理中軸躍升為發展主軸。
淮河北岸,順水而行。延安路淮河大橋、司馬庄路淮河大橋建設如火如荼,小蚌埠、吳小街片區煥發新生,沫河口化工園內生產線高速運轉、皖北零碳新材料產業園廠房拔地而起……
淮上新區是承載人口城鎮化、擴容城市能級、提升商貿服務的主戰場、主平台、主節點,是蚌埠建成兩個中心城市的關鍵。眼下,“一河兩岸、擁河發展”的藍圖正一步步“落地”,一個美麗新區,一座希望之城,迅速崛起於千裡淮河之濱。
01
乘勢而上 聚勢而強“擁河發展”打開城市發展格局
2004年3月,蚌埠市委、市政府,為拉開城市發展框架,實施跨河發展戰略,經國務院批准,淮上新區正式成立。一聲春雷,喚醒了這片沉睡的土地,歷經二十一年,淮上區從“發展窪地”發展為“戰略高地”,從廣袤空地到高樓林立,從農田荒野到車水馬龍,從一產獨大到三產融合,如今這裡的每寸土地都跳動著創新脈搏,每條街巷都流淌著民生溫度,每處景觀都講述著生態智慧。
作為蚌埠實施擁河發展戰略的核心承載區,淮上區南鄰淮河黃金水道,北接皖北平原腹地,形成了“一河穿城、四路通衢”的立體交通格局。淮上區地處京台、寧洛兩條交通大動脈的交匯點,轄區擁有7個高速出入口,2個淮河港口。1個京滬鐵路貨運站,距滕湖機場20分鐘,綜合交通優勢明顯,商貿物流發達。
沿著淮上區工業園區一路前行,曾經廣袤的鄉土上,一座座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一個個大企業大項目充滿活力。淮上區通過實施退市進園,區域承載能力持續提升,目前擁有沫河口化工園區、新材料零碳產業園等高端產業基地,形成了生物化工、硅基新材料、裝備制造等產業集群,集聚了雪郎生物科技、海華科技、八一化工等一批重點企業,是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全省唯一的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正奮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供應鏈平台集聚區。
截至目前,淮上區規上工業企業突破160家,省級長三角綠色食品生產加工供應示范基地達到5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樞紐基地、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基地、省快遞協同發展試驗區成功獲批,GDP躍升至228.7億元,在全省“賽馬”比拼中名列前茅。
新城區的建設,總是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城市發展。淮上區立足皖北城市組團發展核心區位,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為突破口,統籌推進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與民生補短板工程。不斷優化城市路網結構,新建擴建和改造了一批市政道路,積極完善公交線路,增設公交站點,五橫五縱道路網體系,助力淮上高質量發展。
三中新校區、八中北校區、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等項目落於淮上,增添了淮上新區的綜合實力。小蚌埠、吳小街片區城市更新項目的不斷推進,提升了城市內在品質。淮上區正通過教育、醫療、城市更新等重大項目的系統布局,構建起“硬實力支撐、軟環境賦能”的現代化新城格局。
近五年來,淮上區累計投入7.0145億元,新建改擴建24所中小學校,增加義務教育階段學位約12750個,提高了新區的教育水平。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蚌埠醫院為新區群眾提供了更優質的醫療服務。2024交付3個安置房項目,總投資20.28億元,總面積約57.95萬平方米,為吸納城鎮人口,提升城鎮化水平奠定堅實基礎。
坐擁淮河北岸黃金區位,淮上區以三汊河國家濕地公園為生態基底,串聯紅色文化、歷史遺存與民俗風情,正走出一條“生態打底、文化鑄魂、產業賦能”的特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三汊河生態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北淝河生態治理持續推進……淮河沿岸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淮上區大力發展全域旅游,成為集歷史文化、鄉村田園、文旅研學、美食休閑於一體的區域度假勝地。去年,淮上區景區景點及鄉村旅游點累計接待游客81.05萬人次。
湯湯淮水,見証了淮上區經濟社會發展歷程,也目睹了一座城區的蛻變與新生。
02
其時已至 其勢已成淮河北岸建設再掀新高潮
3月7日下午,蚌埠市淮河北岸核心片區重點項目招商推介會召開。來自各金融機構、重點企業和商會等百余位代表齊聚一堂,共謀發展藍圖。會議現場介紹了淮河北岸新區重點項目規劃,發布推介了“核心片區-稻香公園”“皖北零碳新材料產業園”等31個項目,計劃總投資174余億元。
會上,淮上區政府分別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蚌埠市分行、中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綠城管理集團合肥城市公司、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蚌埠分行、中建五局二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淮河北岸建設再掀新高潮。
未來,淮河北岸將重點按照“兩個中心”建設要求,加強城市中心建設,完善城市建設,形成與南岸協調、實現擁河發展的北岸城區 ,提高城市服務功能能級﹔優化城市景觀風貌,提升淮河沿線整體風貌、推進近郊生態空間景觀提升﹔培育產業協同,加強產業綜合服務能力,提升區域輻射帶動作用,加強商貿物流功能配套,實現商貿物流功能提質升級。同步進行三個目標的建設,將在城區層面打造成為實現擁河發展的北岸新中心、在全市層面打造成為擴容城市能級的發展新引擎、在區域層面打造成為輻射帶動區域的產業新高地。
其中,淮河北岸核心片區將按照“一軸、三心、多片區”這一整體空間布局,聚力打造淮河北岸城市組團,為加快形成淮河兩岸互動、南北呼應、互相促進的新格局貢獻更大淮上力量。
“一軸”即以延安北路為發展中軸﹔“三心”即重點塑造淮上立帆、青春廣場、稻香公園三大城市節點﹔“多片區”即推進城市品質社區、科教園等多片區建設,力求形成凸顯淮上城市風採、集聚公共特色服務、吸引家庭與青年兩類人群的綜合城市空間,奮力打造北岸核心區、城市會客廳、青春未來城,開啟城市北岸發展的嶄新篇章。
從功能布局看,淮河北岸將打造為功能完善、相對獨立的北岸新區。主要串聯新材料零碳片區、核心片區、西門渡片區、沫河口片區及曹老集片區等重要功能板塊,沿肥河大道 (中環線)、延安路等城市主要軸線,形成淮河北岸東西拓展、南北鏈接的城市走廊。
從空間結構看,淮河北岸以延安路及淝河大道(中環路)為南北、東西兩軸,結合淮河北岸主要功能組團中心,形成“兩軸、三心、六板塊”的空間結構。“三心”即依托北岸中心特色空間塑造的郊野綠心、城市中心和城市門戶,“六板塊”即各功能組團核心空間,包括新材料零碳產業園重點板塊、雙墩文化遺產重點板塊、小蚌埠宜居社區重點板塊、職教園區重點板塊、商貿重點板塊等。
當前的淮上,肩負著歷史使命和重要任務,淮上區將深入推進“擁河發展”大戰略,加快建設淮河北岸核心片區,與以淮河文化廣場為核心片區的淮河南岸城市組團相呼應,在延安路這條城市南北中軸線上共同激活淮河兩岸發展新動能。
新機遇、新挑戰、新征程。
站在建區二十一年,即將二次騰飛的關鍵時刻,面對一片前景廣闊的新區熱土,淮上區全體干群信心百倍,豪情滿懷,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補齊民生短板,提升產業能級,加快重大項目實施,促進一二三產業緊密相連,協同發展,奮力朝著到2025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超245億元,工業增加值增速達10%,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1%以上等目標加速邁進,奮力推動蚌埠從“跨河發展”向“擁河發展”轉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