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埇橋區:從“制造一張板”到“智造一個家”

走進安徽龍鼎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張張板材經過開料、封邊、打孔、試裝等流程,被打上二維碼標簽,成為一塊塊高度客制化的全屋定制板材,然后打包發往北京、上海等城市。
這家主營木門和全屋定制業務的公司,年生產量達1萬套家居。“我們採用最新的全自動數控機床,引入最新的數控軟件,將板材的公差控制在最低范圍,從而確保產品能夠‘嚴絲合縫’,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公司生產負責人張保慶介紹道。
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這家原本以生產木門為主的企業,已發展成為包含木門、全屋定制以及客廳家具在內的全品類家居生產制造企業。“我們從‘小家居’轉型為‘大家居’,是應對市場需求轉變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動公司發展的重要舉措。”公司負責人張站奎介紹道,單一化的產品已無法滿足客戶的“一站式”需求,通過延鏈、擴鏈,才能滿足客戶的定制化要求。
在公司會議室,一張宿州市農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的標識格外顯眼。這張標識的獲得,得益於產業鏈上下游的密切配合。在十幾公裡外的埇橋區順河鎮,一車車板材裝運上車,直接發往綠色家居產業園,成為生產家居產品的重要上游原料。“我們公司將近50%的板材來源於綠洲森工等企業,通過上下游的協同配合,不僅能夠降低企業成本,還能讓企業更專注於產品創新。”張站奎說。
通過不斷創新,全屋定制的產品也朝著高端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張站奎表示,上下游的密切配合,使產品更能精准把握客戶需求。不含甲醛的上游板材產品,也為產品實現綠色化奠定了基礎。
在綠色家居產業園,不僅有木質家居,還包括金屬家居等多元化產品,真正實現了品類多樣、產品齊全。“你好小東,打開所有窗戶。”走進安徽天東門窗智能家居有限公司的樣板房內,隨著一聲語音指令,陽台把手便自行旋轉起來,不到半分鐘,陽台上的所有窗戶都打開了。
“天東門窗有推拉門窗、陽光房和鋁合金系統門窗系列,年生產能力在20萬平方米左右。”公司安環負責人付文各說道,公司以生產斷橋鋁門窗為主,已實現高度智能化和自動化生產。
近年來,宿州綠色家居產業園正以“智造”為引擎,加速推動傳統家居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
在發展過程中,園區補鏈強鏈集聚勢能。圍繞智能家居產業鏈開展精准招商,實施“引鏈主、抓龍頭、強配套”策略。重點引進TATA木門、瀚之源等龍頭企業,帶動本地潤華木業、綠洲森工等10余家配套企業發展,本地原材料配套率達63%。通過“政企聯動、以商招商”模式,逐步形成“上下樓即上下游”的產業生態,推動產業鏈向智能門窗、門鎖等配套領域延伸。
埇橋區的家居產業,從最初的旋切木片加工,到如今形成“基礎板材—全屋定制—智能家居”的完整產業鏈,用20余年時間完成了從“制造一張板”到“智造一個家”的跨越式發展。(孫啟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