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構建全方位節水體系

日前,記者從市水利局獲悉,截至2024年末,蚌埠市累計創建節水型單位、企業、學校等節水載體436家,構建了涵蓋標准制定、資金支持、技術推廣、宣傳教育等多維度的全方位節水體系,通過示范引領、制度創新和廣泛宣傳,有力推動了全社會節約用水工作。
開展中小學節水學校建設是落實“節水優先”方針的蚌埠實踐。近年來,我市對全市300余所中小學開展深入調研,結合蚌埠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學校基礎設施及管理水平等,制定了《節水型中小學校評價標准》(DB3403/T 16-2024),是全省唯一一個節水型中小學校地方標准。
“該標准針對中小學校教學特點,重點關注中小學校節水宣傳教育,同時兼顧校園節水管理和技術評價。”市水利局相關科室負責人介紹。
據悉,標准試行期間,全市組織開展了10所節水型學校的創建工作。創建后,學校節水器具安裝率100%,人均用水量不超安徽省行業用水定額有關標准,管網漏損率小於4%,節水課程實現不同年級全覆蓋,中小學生節水意識有效增強。
地處市政供水末端的蚌埠學院,面臨供水量、供水壓力不足及供水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加上學校部分地下管網老化鏽蝕和漏損嚴重,存在跑冒滴漏、用水效率低等問題。
為有效解決以上問題,減省水費,該校踐行“節水優先”方針,通過建設地下管網探漏、非常規水利用和用水全過程監管三個系統實現了供水穩定性全面提升、節水器具全面、用水費用全面下降等效果。
以建設完成的地下管網探漏系統為例,記者了解到,已安裝的48套智能探漏設備可實現對供水管網的精確探測,實現全面掌握地下管網滲漏情況,從而快速響應異常漏損、及時啟動運維機制。
數據顯示,蚌埠學院建設節水型校園以來,月平均節水率達57%,合同期預計節水超過850萬m3,有效解決用水高峰期師生用水緊張難等問題,顯著提升學校用水效率。
工業領域,蚌埠市嚴格執行用水定額管理,督促企業提高用水效率。農業方面,則實現了全市22個大中型灌區渠首取水計量設施的在線監測全覆蓋。
此外,我市還積極推廣合同節水模式,並利用“節水貸”等金融產品,解決節水企業融資難題。同時,通過“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契機,廣泛開展節水宣傳,提升全民節水意識。
3月13日,市水利局走進蚌埠市學海路學校舉辦“匯聚水利力量,奏響節水樂章”節水校園行活動。3月21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市水利局、市教育局在蚌埠市秀水實驗學校舉辦節水護水專題視頻直播課,倡議廣大師生以及全體市民觀看直播,共81.86萬人次進入直播間觀看。3月22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市水利局等駐蚌水利單位和市直部門共10余家單位,在龍子湖國家級幸福河湖風景區親水平台舉辦以“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我國水安全”為活動主題的宣傳活動,以增強公眾節水意識,普及水法律法規知識,弘揚水利文化,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從面向中小學校的節水教育,到工農業領域的節水管理,再到全社會范圍內的節水宣傳教育,我市的節水工作正以點帶面、全面開花,不斷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效。(王立春 王夢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