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市:高質高效,巡察推動解民憂

“現在家門口水渠裡的水更清澈了,咱們用水也方便了。去年旱情,咱家的菜地都沒缺過水。政府幫我們解決了斷水問題,我們也要用心打理這條水渠。”近日,記者來到舒城縣城關鎮仁和村,在村裡的仁和支渠旁,村民王志林拿著工具清理支渠。說起去年六安市委第六巡察組在村裡調研走訪時發現解決的仁和支渠缺水干枯的問題,他豎起了大拇指。
原來,2023年底,仁和村旁的龍津大道進行施工改造,埋在地下深處的仁和支渠被意外損壞,導致涵管堵塞,支渠沒有了上游來水。“仁和村位於舒城城郊,蔬菜產業是村裡的主要產業。支渠斷水,3個村民組200余戶村民的200多畝菜地都受到影響。”仁和村黨支部副書記周家聖說。
群眾利益無小事。巡察組在走訪中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與城關鎮溝通,將這個“小問題”作為立行立改事項,推動盡快解決。城關鎮、縣水利局、縣城管局等有關單位及時會商討論解決辦法,“在充分走訪調研后,我們形成了3套解決方案。最終利用村裡廢棄已久的大型地下取水口為水渠補水,隻用了半個月時間,就解決了支渠斷水問題,還提升了支渠水質。我們也形成了長期方案,將結合村旁的南溪河改造方案,修建提水泵站,徹底解決仁和支渠的斷水憂慮。”城關鎮紀委書記丁增玉說。
巡察要發現問題,更要高質高效地解決問題,最快速地維護群眾的利益。2024年,六安市出台了《巡察立行立改邊巡邊查工作辦法》,明確在巡察期間,對群眾反映強烈、能夠及時解決的問題,要做到邊發現、邊交辦、邊督促整改,切實推動問題高質高效解決﹔2024年,該市市委巡察共推動解決立行立改問題55個。
“巡察發現問題要迅速解決,更要舉一反三、全面整改,通過解決一件事,帶動解決一類事。”六安市委巡察辦負責同志告訴記者,以舒城縣城關鎮為例,在解決了仁和村斷水問題后,該鎮認真開展排查,協調多部門聯合解決了另外3個村的自來水水壓不足等問題。
“過去在巡察中解決問題多是就事論事,現在我們更加注重深化巡察成果運用,切實做到推動改革、促進發展。”該負責同志告訴記者,六安市在巡察整改中堅持以點帶面解決行業共性問題,常態化落實巡察移交工作建議機制,針對巡察發現的行業領域共性問題,及時梳理移交主管部門系統治理﹔針對部分需要加強頂層設計、深化改革才能解決的體制機制問題,專門提交市委書記專題會議研究,向屬地或者主管部門制發巡察建議書,進一步推動機制的完善。(記者 袁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