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老城——合肥市廬陽區探索“文科商旅”融合發展新路徑

人民網合肥3月12日電 (記者趙越)在深空探測科普藝術館開啟一次曼妙的“太陽系漫游之旅”,去淮河路步行街感受原汁原味的市井煙火,到合肥城市記憶館裡回味一段穿越時空的城市記憶……近日,記者在合肥市廬陽區採訪時了解到,該區正實施“走讀老城”文科商旅融合創意提升項目,開展文化“溯源、活化、傳播”三年行動,探索出一條文化、科技、商業、旅游深度融合的創新路徑。
合肥城市記憶館。廬陽區委宣傳部供圖
目前已建成10余個科普教育基地
4A景區三十崗鄉崔崗村是安徽首個藝術特色小鎮。現在,這裡又多了一個科普藝術展館——深空探測科普藝術館。這是廬陽區與深空探測實驗室攜手合作、共同打造的深空探測科普宣傳平台。
該場館以“太陽系漫游指南”為主題,立足廬陽區三十崗鄉獨特自然稟賦,採用“室內+室外”“科學+藝術”“動手+動腦”“星空+大地”“科技+文旅”立體聯動綜合空間模式,讓參觀者身臨其境探索宇宙奧秘。
深空探測科普藝術館內景。廬陽區委宣傳部供圖
從深空探測科普藝術館乘車10分鐘,便到了大隱原鄉科普基地。該基地緊靠大科學裝置集群,具備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科技氛圍。基地對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合肥同步輻射裝置、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三個大科學裝置原型進行藝術化處理,打造奇趣裝置模型,設置科學主題實驗,以青少年兒童的角度,趣味探索大科學裝置的奧秘。
據廬陽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韓艷介紹,目前廬陽區已建成10余個科普教育基地,開辟“科技創新科普游”“深空探測科普游”等多條科創科普游主題線路。
老街巷裡的煙火氣和新活力
不僅如此,“文科商旅”融合發展的路徑還體現在包括城市更新等老舊城區改造項目上。
走進拱辰街四灣菜市,古色古香的門匾、木質明黃的燈籠,一家家原先“老字號”商鋪舊貌換新顏,蔬菜、肉類、水產等農副產品功能分區一目了然。二樓供零散性、季節性商戶使用的“露水集市”在方便流動商戶經營的同時,也保留了廬州風情。“智慧菜市場系統”的引入,讓市場地圖、商品公示、商戶信息、食品安全、客流數據、美食菜譜等信息均可一鍵查詢。
改造后的四灣菜市。廬陽區委宣傳部供圖
距四灣菜市不遠處的“廬寓”青年社區,則是另一幅生活圖景。這座由老紡織廠改造的人才公寓,用“居住+社交+創業”的復合模式,破解老城區人才住房難題,讓年輕人走得進來。
去年10月1日開放的合肥城市記憶館則採取了修而不拆的做法,外部保留了建筑原貌,內部則保留主體樓梯,重新優化布局。該展館還創新運用新技術留住舊時光。游客可以通過互動游戲裝置,身臨其境體驗合肥經典文藝作品、廬劇,學習合肥方言、非遺等。
近年來,廬陽區持續推進老城保護更新,挖掘地方文化內涵,彰顯街區文化底蘊,改造提升一批老街老巷,使之兼具煙火氣與新活力。未來,廬陽區將繼續堅持文化引領、科技賦能、商業迭代、旅游驅動,為區域高質量發展賦予深厚底蘊、注入新鮮活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