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企業動態

國家能源集團安徽合肥電廠:引江濟淮賦能“黃金水道” 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5年03月11日10:17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2月的安徽,寒潮裹挾著春節用電高峰席卷而來。當千家萬戶沉浸在春節團圓的溫暖中時,蜿蜒33.6千米的引江濟淮兆河航道也呈現出一派火熱的運輸景象。滿載電煤和各類貨物的千噸級貨輪穿梭不息,船笛聲與機械轟鳴交織成一首保供交響曲,晝夜不息的航運脈搏正為城市輸送著發展動能。

“西河航道是我們公司電煤入廠的主動脈,一旦斷航,合肥市三分之一的電力保供工作將面臨嚴峻挑戰。”國家能源集團安徽合肥電廠燃料管理部主任史鑫回憶道。2024年4月,安徽省無為市發布黃雒閘拆除重建、西河航道斷航的公告,讓依賴該航道運輸的電煤、礦石等物料的廬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龍橋化工園各企業陷入焦慮。

面對迫在眉睫的能源供應危機,地方政府與企業在引江濟淮工程框架下展開突圍。政府部門與企業保持同頻共振,聯合安徽省引江濟淮集團、安徽省交勘院等單位成立專班,依托引江濟淮構建的現代水網體系,歷時41天完成引江濟淮兆河航道應急疏浚工程,創造水運版“合肥速度”。

“以前受制於航道條件,園區內企業的大件設備運輸要拆解陸運,現在整機航運既安全又節約成本。”廬江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龍橋化工園工作人員介紹說。作為引江濟淮工程的重要支脈,兆河航道的貫通不僅解了燃眉之急,更構建起“江—河—湖—海”聯運新格局。更關鍵的是,黃雒閘重修完成后,將形成“西河+兆河”雙航道運輸體系,為該園區提供“互為備份、全年不停”的運輸保障。

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攻堅戰中,政府服務創新的“合肥模式”成為破題關鍵。面對可能持續300天的斷航危機,省市兩級建立“日調度、周會商”機制,省發展改革委、市政府、海事等部門協同辦公,創新建立“政府搭台、企業唱戲、多方共擔”的協作機制。政府職能部門化身“服務管家”,多次召開專項協調會,破解兆河航道疏浚涉及的7處礙航點。“工程採用靈活調度、雙線施工、生態疏浚等創新方式,實現‘零停工、零污染’的綠色施工目標。”國家能源集團安徽合肥電廠兆河航道應急疏浚工程負責人黃健說道。

“現在每天有萬噸電煤入庫,機組‘口糧’充足,電、熱供應完全有保障!”史鑫充滿信心地說。自2024年10月兆河航道通航以來,合肥電廠經兆河航道運輸電煤106.87萬噸,發電29.21億千瓦時,相當於100萬戶家庭1年的用電量,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國家能源集團“為社會賦能、為經濟助力”的宗旨和國家能源集團安徽公司“植根安徽、融入安徽、助力安徽、服務安徽,在安徽發展,在安徽奉獻”的管理理念。

隨著一批批電煤貨輪鳴笛啟航,江淮大地的能源動脈正強勁搏動。這條由引江濟淮工程孕育的“黃金水道”,不僅承載著“點亮萬家燈火、送去萬家溫暖”的重任,更見証著政府精准服務與企業攻堅克難的深度融合。這條奔騰不息的“黃金水道”,正載著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巨輪,向著春天的方向破浪前行。(袁狀元 王豪杰)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