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安徽聲音
全國人大代表王忠才:為老人托起“穩穩的幸福”

人民網合肥3月10日電 (韓震震、呂歡歡)“這是我第三次赴京參加全國兩會,今年我重點關注養老方面,希望國家能出台更多政策,以此扶持養老機構的建設運行。”日前,在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王忠才接受採訪時說。
全國人大代表王忠才。受訪者供圖
王忠才是淮北礦業集團工匠大師、生產裝備分公司龍湖修造項目部電液控車間綜採維修鉗工,現場經驗豐富、具有較強的技術能力。
1997年,王忠才從技校畢業后,被分配到淮北礦業集團朱庄礦,成為一名煤礦工人。經過20多年磨煉,他從一線“小白”成長為“工匠大師”,先后獲得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標兵等稱號,榮獲中華技能大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近年來,他領銜的工匠大師團隊組織開辦了綜採(掘)維修工技能提升班和智能化、電液控設備維修人員培訓班,為淮北礦區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維修技能人才,已累計培訓學員2200多人次。
在去年全國兩會上,他提出關於支持非道路車輛鐵路運輸的建議,希望將以磷酸鐵鋰為動力電池材料的電動非道路車輛不列入鐵路運輸危險貨物管理,以降低運輸成本。“根據相關部門的回復,未來有望實現。”
而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除了將目光關注在企業發展上,王忠才還針對養老方面問題提出相關建議。
“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社區養老服務雖逐步推廣,提供日間照料、健康管理等服務,但覆蓋面和質量仍需提升。大多數老人選擇居家養老,依賴家庭照料。”為此他建議,為了讓所有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未來需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障體系,提升服務質量,推動養老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比如,鼓勵企業及個人創新建設養老機構,提供床位,滿足多數老人群體養老需求,為老人提供更舒適的環境和高質量的養老服務,實現養老機構品牌化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
鼓勵公立醫院成立醫療服務隊,為就地就近的養老機構提供上門醫療服務的政策,為不能自理老人提供就醫方便的服務。支持公立醫院在養老機構內設立醫療服務室或護理站,派駐相應醫務人員,實現小病不出院,大病及時治療的醫療服務。
加強對特困人員供養機構的管理,加大扶持力度,提升機構內老人的生活質量,豐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人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同時,針對從事過特殊工種的老人,在養老機構內設置理療室,配備理療儀器及專業的理療師。減少病痛,讓老人過上體面的幸福生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