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西:這場重磅大會,何以期待?

2月7日,作為“安徽第一縣”,肥西將舉行乙巳蛇年“新春第一會”,而外界也對這場重磅大會充滿期待。
期待原因有三:
——2月5日,安徽省“新春第一會”聚焦“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作為“安徽第一縣”,肥西何以將全省高質量發展“路線圖”生成具有縣域標杆意義的“施工圖”?
——“十四五”收官之年,以“勇當全省排頭兵”定位的肥西如何能繼續“走在前、當標杆”,交出“沖刺之年”的漂亮答卷?
——在誕生安徽第二個“千億縣”之后,作為全省千億縣“先行者”,肥西將如何迭代進階路徑,加快“挺進全國二十強”?
一年之計在於春,而上述層層疑問的答案,也在新春的首場重磅會上。
一芽能知春,一“會”可看“勢”。人民網安徽頻道獲悉,肥西縣此次“新春第一會”聚焦兩大主題,一是新質生產力引領高質量發展,二是“五比五拼”行動動員,都已然釋放一種信號:安徽首個千億縣——肥西,將以新質生產力為核心引擎,領航安徽縣域經濟高質量躍遷。
事實上,肥西實現躍遷,始於工業強縣的底層邏輯。
2021年,“十四五”開局之年的“新春第一會上”,肥西錨定新能源汽車、高端智能制造、大健康等戰新產業集群,以“鏈式思維”構建產業生態。
肥西航拍。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制造強則肥西強。2021年,肥西縣GDP突破千億,成為安徽首個千億縣﹔2023年,全國百強縣排名躍升至第39位,2024年再進至第36位,每一步都印証著“產業升級”的核心邏輯。
然而,肥西並未滿足於此,力圖再度精心謀局,錨定了 “挺進全國二十強” 的更高目標。而要實現這一壯志雄心,關鍵在於推動產業集群能級從 “量” 向 “質” 的高層次躍遷。
於肥西而言,欲實現此種“新質”躍遷,既有“天時”也有“地勢”。
從全省層面看,肥西“天時”已至。去年,安徽印發《關於推進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旨在培育一批培育營業收入百億級、千億集群。這對“勇當排頭兵”的肥西來說,既是機遇,更是責任。
從自身能量看,肥西“地勢”已成。產業勢能上,過去一年,肥西縣產業集群蓄勢突破,新能源汽車聚集產業鏈上下游龍頭企業20余家,“三位一體”優勢持續彰顯﹔新增產值10億級企業6家,新增規上工業企業81家、居全市首位,連續7年位居全省制造業十強縣榜首。創新勢能上,肥西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00余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41件,穩居全省縣域首位﹔新晉潛在獨角獸企業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家。
疊加改革紅利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肥西其興可待——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縣域經濟發展樹立新的標杆。
踏入“十四五”收官之年,肥西定下“路線圖”,提出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牽引,緊扣“兩個率先”,錨定“三主定位”,向著“勇當全省排頭兵、挺進全國二十強”的奮斗目標闊步邁進。
值得一提的是,肥西是以“五比五拼”擂響戰鼓。雖然如何“比”、何以“拼”尚且不知全貌,但不可否認一定貫穿了縣域經濟的多重維度。由此觀之,這場“擂台賽”既是對標全國二十強的自我加壓,更是以刀刃向內的魄力重塑縣域競爭新優勢的宣言。
從全省首個“千億縣”到“全國二十強”,肥西“走在前、當標杆”進階之路,正以“先行者”的銳氣,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書寫新范式。
明日,肥西也將為此種新范式揭開面紗,回應外界對於“安徽第一縣”的期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