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蘇滁高新區:政務服務“增值” 企業發展“提質”
人民網滁州1月12日電(記者周坤)水清岸綠的魚尾獅公園、充滿現代氣息的蘇滁商務中心……來到安徽省滁州市的中新蘇滁高新區,很難想象12年前,這裡只是滁州城郊的農村窪地,是清流河畔的“荒坡灘涂”。
作為蘇州工業園區走出江蘇省合作共建的首個項目,這裡已成為滁州“省際合作的典范”。中新蘇滁高新區究竟有著怎樣的標杆意義?
俯瞰中新蘇滁高新區的魚尾獅公園。計成軍攝
1月10日,記者走進中新蘇滁高新區企業服務發展中心,在這裡找尋答案。
近年來,為了優化營商環境,很多地方都設有“企業服務中心”。但在中新蘇滁高新區,多了“發展”兩字。
如今,面對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企業的需求更加紛繁復雜,迫切需要系統的增值服務。這一點,華睿生物技術(滁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紅勇最有感觸。
2021年,總部在浙江湖州的華睿生物,選擇在滁州建立萬噸級生產基地。落戶中新蘇滁高新區后,園區不斷優化流程,幫助企業在最短時間內實現開工、投產。
“說實話,這些在我之前工作的地方,也都遇到過,但是企業要想高質量發展,還需要更深度的支持。”劉紅勇說。
在滁州,劉紅勇看到了更實在的服務。
“投產之后,無論是高新技術企業,還是國家綠色工廠,每一項政策申報,都是園區安排人員一對一幫扶,給企業稅收減免、拓展業務帶來了直接的幫助。”劉紅勇感慨道。
不僅如此,當企業面對基礎性人才匱乏的問題時,園區主動幫助牽線搭橋,對接滁州學院化工學院設置專業課程,增加生物科技基礎知識,定向培養專業學生。
華睿生物技術(滁州)有限公司罐區。受訪者供圖
“扶企扶在關鍵處、助企助在點子上。”中新蘇滁高新區企業服務發展中心主任甘瀾總結道。
他認為,增值服務就是在基本政務服務便捷化基礎上,為企業提供精准化、個性化衍生服務,變過去的政務服務“做減法”,為緊盯企業需求做“加法”和“乘法”。
從“有什麼、給什麼”變“要什麼、給什麼”,在優化營商環境的賦能之下,被“重塑”的除了服務,還有日益活躍的科研環境。
2024年,園區“麥騰科創智慧天地”創新平台已孵化近20家科技型企業﹔筑醫台美好醫院共生基地項目開園即入駐14家企業﹔全年淨增高新技術企業20家,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速74.47%,居滁州市前列。
當政務服務從“一個點”到“整個面”、從“一個環節”到“全鏈條”的提升,高質量發展便是水到渠成。
2024年,中新蘇滁高新區新簽約億元項目38個,高質量項目佔比繼續保持100%。同時,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32個,新投產32個,新增規上企業22家。
“你看窗外的那塊地,就是我們准備的二期項目,這裡就是個干事的地方。”劉紅勇滿懷憧憬地說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