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安徽最年輕縣城的“新”面貌

人民網記者 周坤
2025年01月08日14:57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年輕,意味著無限的可能、無盡的活力和無畏的勇氣。

固鎮縣,這座安徽省最年輕的縣城,瞄准“產業立縣、工業強縣、教育興縣、文旅富縣”發展戰略,正迸發出新活力。

在不久前結束的固鎮縣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固鎮縣縣長王志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24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固定資產投資159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5%……

透過這份“成績單”,可以看出,固鎮正從傳統農業大縣,成為皖北工業經濟“上進生”,勾勒出一幅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新”面貌。

堅持產業立縣 夯實發展“新優勢”

“一隻雞”長成肉雞加工產業,“一塊鋼”撬動裝備制造產業,“一根秸稈”打造出生物基產業……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一個個產業集群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亮點,挑起縣域經濟發展的“大梁”。

在固鎮經濟開發區大成食品有限公司,一隻雞從宰殺到包裝隻需要120分鐘,而每年有2000多萬羽肉雞在這裡孵化出殼,經歷40多天的養殖周期后,它們被精深加工成260種不同類型的生鮮品、226種不同類型的熟食品,銷往世界各地。

俯瞰固鎮經濟開發區。固鎮縣委宣傳部供圖。

俯瞰固鎮經濟開發區。固鎮縣委宣傳部供圖

2005年大成食品入駐固鎮經濟開發區,從最初的肉雞屠宰加工逐步拓展至種雞養殖、雞雛孵化、飼料加工、鮮食加工及熟食深加工生產等業務,一條以大成食品為首的肉雞全食品產業鏈在固鎮集聚,年產值超30億元。

做精做專的肉雞產業是固鎮縣做穩做專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的縮影。

為了撐起縣域經濟的“四梁八柱”,固鎮縣始終堅持把發展優勢產業、提升產業層次作為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統籌推進生物基新材料、農產品深加工、裝備制造等特色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夯基成勢。

2024年,固鎮縣固定資產投資159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5%﹔規上工業企業新增21家、總數169家,實現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5%。

“固鎮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第一戰略,一以貫之優布局。新的一年,固鎮以產業為基礎,優化產業結構,增強產業韌性,加快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王志說。

堅持工業強縣 培育發展“新動能”

從蚌埠,過淮河向北行駛,可以一覽固鎮經濟開發區內的甬蚌產業合作園區、食品產業園、化工產業園等。

從南至北,場景不同、產業不同,但一路都能感受到這座年輕縣城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呈現的發展新活力。

2024年以來,固鎮縣上下全力以赴謀項目、抓產業、促發展,奮力推動項目建設上台階、見實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謀劃一批、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達效一批”的梯次推進格局正在形成。

固鎮縣城區風景。固鎮縣委宣傳部供圖

固鎮縣城區風景。固鎮縣委宣傳部供圖

更值得一提的是,項目推進速度不斷刷新。2024年,固鎮縣實施“四個一批”重點項目331個、總投資1068億元。

此外,謀劃儲備新港碼頭及臨港冷鏈物流園、污水處理廠五期等105個項目,垓下國防教育及研學基地、鄉村振興產業園一期等48個項目竣工運營,村落江淮、農業科技產業園等117個項目加快推進,高鐵南站片區、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園等61個項目開工建設。

一個個項目蓬勃發展的“拼圖”,繪就了固鎮縣轉型升級、工業強縣的精彩畫卷。

2024年,固鎮縣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85個、協議總投資235億元,制造業項目佔比72.4%。同時,完成工業投資57億元、技改投資41億元,工業項目入庫50個、位居蚌埠市第一。

“固鎮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第一戰術,一著不讓謀發展。今年將以項目為中心,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持續增強優質項目牽引力、帶動力。”王志說。

堅持教育興縣 增強發展“新活力”

時代越是向前,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發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發凸顯。

2024年以來,固鎮縣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不斷加大教育投入,以建設“教育強縣”為著力點,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從“有學上”到“上好學”,一幅“學有所教、人人出彩”的美麗畫卷正在固鎮大地徐徐展開。

俯瞰固鎮縣第一中學。固鎮縣委宣傳部供圖

俯瞰固鎮縣第一中學。固鎮縣委宣傳部供圖

除了固鎮縣第一中學新校區,2024年,固鎮縣實施39個總投資2.4億元的教育類項目,濠城幼兒園等3所學校建成投用,特教學校等6所學校開工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新校不僅在硬件設施上全面升級,滿足了家長讓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校的願望,更在教育理念上緊跟時代步伐,倡導五育並舉,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出具有創造力和責任感的新時代固鎮學子。

“優質均衡”“擴優提質”已成為固鎮教育最響亮的聲音。

為了兌現“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庄嚴承諾,固鎮教育一手抓學校配建,一手抓學校內涵發展、質量提升,全面推行了優質教育資源帶動共享戰略,創新實施集團化辦學、城鄉一體化發展、減負提質、產教結合等系列高質量發展舉措。

“以‘教師強’帶動‘質量強’,以‘質量強’推動‘教育強’。”固鎮縣教育局負責人表示,固鎮教育將堅持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用優質的教育助力每一個孩子成就出彩人生。

堅持文旅富縣 挖掘發展“新空間”

固鎮很古老,悠久的大汶口古韻,在46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流淌。固鎮很年輕,1965年7月建縣,是安徽省最年輕的縣。

守古以鑒今,護遺以澤后。如此豐厚的文化遺產,如何讓它們如何煥發新的時代光彩,成為固鎮縣文旅融合發展的必答題。

圍繞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固鎮縣已投資近10億元,建成開放固鎮縣博物館、垓下遺址公園、谷陽城遺址公園、津浦鐵路固鎮站遺址公園和淮北西大門抗戰烈士陵園﹔在3個鄉鎮及市區建成4個非物質遺產展示館……

在數字化技術與創新展陳的“雕琢”下,古老的故事與物件得以“跨越時空”,在現代社會“重煥青春”,以親切、活潑的形象被大眾接受和喜愛。

固鎮縣夜景。固鎮縣委宣傳部供圖。

固鎮縣夜景。固鎮縣委宣傳部供圖

文與旅相伴、旅因文而興。如今,文化旅游的繁榮創新,使固鎮煥發出奕奕光彩,吸引著四方游客前來領略中華文化的魅力。於是,固鎮“趁熱打鐵”,各類節慶活動,應運而生。

“所以,一個‘活’字,是固鎮不斷挖掘文化遺產價值的一把鑰匙。”在固鎮縣文旅局局長張艷梅看來,讓文化遺產融入日常生活,才能真正地惠及人民,反哺城市。

據統計,2024年固鎮游客突破4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5.6億元,分別增長33%、17%。在一個個“文旅+演藝+休閑+夜景”文旅消費新場景中,文化遺存煥發出了青春時尚新光彩,古老與現代,厚重與輕快,在這座城市中交相輝映。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