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省內要聞

天長市不斷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入——

織密交通網絡 助力縣域發展

2025年01月06日07:30 | 來源:安徽日報
小字號

行政交界特別是省際交界處,常常被認為是經濟發展比較落后的地方。但素有“安徽東大門”之稱的天長,是個“例外”。2024年前三季度,天長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6.8億元,同比增長6.7%,增速居滁州市第一,總量在全省縣市中排第4位。

交通網絡在天長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隆冬時節,記者走進天長,隻見這裡交通四通八達,車輛川流不息,不斷織密織牢的交通網絡,正為天長市擁抱長三角一體化、承接產業轉移、優化區域經濟布局按下快進鍵。

打通“大動脈”

年終歲末,位於345國道旁的安徽鑫鉑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廠區內,各條生產線開足馬力高速運轉。一輛輛集裝卡車來回穿梭,源源不斷將產品運往全國各地。

“每天有100多輛車進出公司,負責原材料供應和產品輸送。”鑫鉑股份副總經理劉漢薰告訴記者。貨車從公司出發,幾分鐘就可到達天長西收費站。2022年底,滁天高速建成通車,前往南京等城市更加快捷。

2024年前三季度,鑫鉑股份營業總收入61.86億元,營收同比增長31.23%。“快速、高質量發展與交通運輸條件改善密不可分。”劉漢薰說。

近年來,天長市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不斷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十二五’期間完成36.7億元,‘十三五’完成65億元,2023年完成8億元,今年預計完成12億元。”天長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趙玉龍說。寧淮鐵路、滁天高速公路、204省道、白塔河航道疏浚等一批重點交通項目的實施,使得天長這個縣級市逐步形成了鐵路、公路、水路密集交織的立體交通網絡。

寧淮鐵路預計2026年底建成,寧天城際鐵路二期列入規劃,滁天揚城際鐵路開展前期研究,同時推進連接蘇南、蘇北的金天儀高速公路建設……“我們將積極對接周邊江蘇省相關縣市,共同規劃區域干線公路,確保省際干線公路項目線位一致、標准一致、進度一致。”趙玉龍表示。

暢通“微循環”

路網“毛細血管”的暢通,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也打開了鄉村旅游產業的大門。

走進環山襟水的汊澗鎮長山村,記者看到瀝青路面干淨整潔,烏瓦白牆的農家小屋錯落有致,隨處可見操著外地口音來度假的游客。

“寬敞的旅游風景道修到家門口,出行很方便。”村民柏玉春表示。柏玉春在北京從事裝修工作10年,看到家鄉公路、村容村貌發生巨大變化后,就回來開了村裡第一家飯店——小柏農家樂。

“飯店生意越來越好,節假日能接待游客20多桌,主要是南京、揚州、上海等周邊城市的旅游團,甚至還有外國人。”柏玉春說。目前,長山村有4家農家樂和1家三星級賓館,山裡養雞、河裡養鴨鵝,經濟又實惠的農家菜頗受游客青睞。

據了解,“十四五”以來,天長市共建設農村公路309公裡,推進干線支線成環成網,其中建設通往江蘇的縣鄉道43公裡,進一步消除省際“斷頭路”,密切皖蘇兩地的聯系。同時,天長市投入8000多萬元,先后開通天長—龍崗、天長—汊河等12條客貨郵融合線路,帶動了特色農產品“上行”﹔建成1個市級共配中心、14個鎮級綜合服務站、175個村級寄遞網點,實現建制村農村物流服務全覆蓋,加速了與長三角地區的產業融合。

跨省“同城化”

2024年12月24日下午,剛剛下班的天長市冶山鎮晏公村中心村小區居民李梅,坐上天長106路公交車,經過約50分鐘到達南京地鐵S8號線金牛湖站,再轉坐地鐵到兒子位於南京六合區的家中,剛好趕上一家人的晚飯。“票價5元,十來分鐘一班,既便宜又安全。”李梅說。

“為加快融入長三角,近年來,我市相繼開通了毗鄰城際之間的天長至江蘇金牛湖、天長汊澗至六合大聖的省際公交。”趙玉龍介紹,目前,天長至南京南站、天長至南京北站、天長至祿口機場、銅城到金湖省際客運班線也穩定運營。此外,天長市還通過在社保卡中加載交通“一卡通”模塊,實現全國200多個聯網城市一卡通行,推動省際出行“同城待遇”。

天長市還多次與毗鄰區縣執法單位開展跨區域跨部門聯合執法協作聯席會議,明確了各方在執法協作中的職責分工和合作方式,共同解決跨區協作中的難點、堵點。去年7月,天長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與江蘇高速徐鹽支隊簽訂蘇皖省際交通運輸執法區域協作工作機制框架協議。“我們將形成執法合力,共同為省際客流、物流往來保駕護航。”趙玉龍表示。(通訊員 吳敏 記者 豐靜)

(責編:關飛、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