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醫大二附院完成高難度賁門癌根治手術 填補省內空白

賁門癌是發生在食管與胃交界處的癌症,死亡率和發病率在各類惡性腫瘤中位居前列。手術治療是賁門癌的最有效方式,根據癌症的分期和擴散情況,往往需要進行胃切除方能達到遏制疾病的目的。近日,安醫大二附院胃腸外科成功完成一例高難度“近端胃切除雙肌瓣吻合術”,將傳統技術採取的“全切胃”改變為僅切除1/2胃,在根除疾病的同時有效提高了患者術后生存質量。
患者李爺爺今年82歲,今年11月,因上腹部飽脹不適被家人送至醫院就診,胃鏡提示賁門癌。就診醫院建議採取全切胃手術治療,患者本人及家屬均難以接受。經家屬多方打聽,李爺爺被送至安醫大二附院胃腸外科尋求治療。主任醫師周連幫接診后,為其完善了詳細的檢查和評估,決定採用腹腔鏡下近端胃切除及雙肌瓣吻合重建方式,為患者保留二分之一以上的胃。經患者及家屬之情同意后,周連幫為李爺爺實施了手術。手術過程順利,患者於術后第九天順利出院。出院時,李爺爺進食量和手術前相仿,未發生胃食管反流等不良反應。
“手術相當於為患者再造了一個賁門 ,保留了部分胃功能,減少了術后營養性並發症及反流性食管炎等的發生。”周連幫介紹,本次手術採取的“雙肌瓣吻合術”於近年在國外興起,是全球公認操作最復雜、術后恢復功能最佳的手術方式。其優勢在於保留了胃腸道的正常生理通道和更多的胃容量,對小腸結構破壞較小,有利於腸道功能的回復。但需要大量的腔內縫合操作,手術難度極高。他表示,該項手術的成功實施,填補了省內近端胃前沿手術的空白,是胃腸外科微創治療技術的重要突破。
據悉,2024年9月以來,該院胃腸外科(普外科一病區)已連續完成9例腹腔鏡下近端胃切除雙肌瓣吻合術,均取得了良好療效。近年,該團隊完成全腔鏡下胃癌根治術近500余例,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胃腸外科微創診療技術,為胃腸腫瘤患者提供了更安全、人性化的治療方式。(蔣恆 劉理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