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文化體育>>教育

安徽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實施“五位一體”就業工程 助力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2024年12月25日09:51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安徽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始終秉承“做有溫度的教育”的育人理念,堅持把就業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緊密圍繞畢業生實際需求,扎實實施“黨建引領”“專業協同”“求職賦能”“渠道拓展”“服務提質”的“五位一體”就業工程,多措並舉、統籌推進,推動形成全員抓就業、全過程推就業、全方位促就業的就業育人格局。

實施黨建引領工程,筑牢就業育人工作根基

學院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有關就業工作重要精神,緊密圍繞學校黨委就業工作部署要求,深入實施“黨建+就業”工程。學院將就業工作列為黨委會專題,成立以書記和院長為雙組長的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健全黨政領導、系主任、專任教師、輔導員、朋輩學生全員參與的就業工作隊伍,構建從入學到畢業的全方位就業服務體系,將“就業育人”理念融入立德樹人各環節,推動形成“黨政合力、齊抓共管、全員參與”的就業工作格局。學院多次組織召開就業和征兵工作部署會,謀劃制定畢業生就業工作方案,建立定期溝通交流機制,動態了解收集學生在就業方面的困惑和問題,及時給予針對性解答,用心用情做好就業指導幫扶工作,讓黨旗在穩就業一線高高飄揚。學院把就業教育服務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評價考核的重要環節,黨政領導帶頭包保促就業,黨員教師下沉一線推就業,精准對接就業需求,著力拓展就業渠道,推動黨建引領就業育人工作向縱深發展。

拓展畢業生就業與實踐基地

拓展畢業生就業與實踐基地。

實施專業協同工程,推動產教融合走深走實

學院順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持續優化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致力於培育具有國際化視野、高素質、創新型專門人才。深化學生創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塑造,組建本科生創新團隊,鼓勵本科生積極參加教師科研團隊,探索實踐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新路徑。深化“第二課堂”實踐協同課程群建設,開設國際貿易實訓課程,打造數字貿易微專業,建立“泓飛國際”跨境電商創新實驗班,與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蚌埠片區共建省級研究生實踐教育基地,強化與行業龍頭企業和骨干企業合作,不斷完善“專業+產業+就業”產教融合育人模式。持續整合“管理教師+專業教師+行業教師”師資隊伍資源,依托“先鋒講壇”“雙周論壇”“師生進企業”等就業育人工作品牌,邀請行業精英、專家學者來校授課講學交流,傳遞行業領域前沿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拓寬學生的理論視野和認知水平,提升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推動“政產學研用”協同的實踐育人共同體建設,切實將“科學研究的密度”“教學實踐的濃度”轉化為“就業育人的效度”,協同推進就業育人工作建設。近五年,學院累計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學生發表研究成果426篇,獲省部級以上獎項578項,立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142項。

師生赴安徽省跨境電商創新服務中心學習

師生赴安徽省跨境電商創新服務中心學習。

實施求職賦能工程,提升實踐育人工作實效

學院堅持以教學體系、實踐體系建設為切入口,聚焦打造一體化貫通式就業教育。按照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分階段、分層次開設生涯規劃教育優質課程、就業指導課程,將就業教育服務作為課程思政的重要元素,根據學生從業需要開設英語(口語)班等,推動各類專業課程與生涯教育課程同向同行、同頻共振。學院每年定期舉辦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從職業探索、規劃行動、簡歷制作、面試技巧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職業生涯發展和就業指導,引導畢業生深入了解自我,明確職業目標,推動形成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就的良好就業氛圍。2024年,學生先后榮獲首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省賽銅獎1項,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省級銀獎2項、銅獎10項,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省級銀獎1項。定期組織召開實習表彰大會、就業經驗分享會,宣傳表彰就業先進典型,營造就業創業的良好氛圍,引導和鼓勵畢業生積極求職、科學擇業、盡早就業。常態化邀請校外專家學者、優秀校友等走進校園授課,圍繞就業環境分析、職業定位、職業適應等方面為學生答疑解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就業觀念、明確職業目標、提升就業能力。學院與浙江紡織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安徽省技術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立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單位共建就業實習基地,推動優質就業資源轉化為育人資源。

學生參加安徽省大學生國際商務模擬談判大賽

學生參加安徽省大學生國際商務模擬談判大賽。

實施渠道拓展工程,拓寬就業育人實施路徑

學院圍繞高質量就業需求,“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扎實做好“訪企拓崗”促就業工作,持續加強校企校地合作,深度挖掘優質實習就業機會,實現與企業的良性互動,促進教育資源與產業需求的深度融合。近三年,學院師生先后走訪上海、南京、合肥、寧波、義烏、蕪湖、滁州等地60余家企業,精准了解用人單位的招聘需求,扎實開展社會人才需求和畢業生就業狀況跟蹤調研,搭建了與奇瑞集團、安徽國貿集團、浙江國貿集團、合力股份、安凱汽車等企業的實踐合作平台,深化了與省內外國際貿易集團、汽車產業等企業聯系,探索推動學院與企業深度融合的就業育人共同體建設。近三年,學院發揮校園招聘主渠道作用,狠抓求職招聘關鍵期,舉辦各類專場招聘會60余場,為學生提供就業崗位1000多個,100余名學生赴合力股份、安徽省技術進出口、安徽輕工國貿、豐原集團、蚌埠市自貿區管委會等企事業單位開展頂崗實習。通過近四年的努力,學院建立健全了實習就業一體化機制,與用人單位的聯系更加緊密,就業市場開發的廣度、精度和深度持續拓展。

師生赴企業調研交流

師生赴企業調研交流。

實施服務提質工程,健全精准高效服務體系

學院秉承“做有溫度的教育”的育人理念,積極構建校內外協同的就業服務體系,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精准化、便捷化的就業指導服務。學院實施本科生導師制,每位學生配備一名專業導師,導師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及職業規劃需求,提供個性化指導與幫助,助力學生明確職業方向。深入開展畢業生就業意願跟蹤調查,提前建立學生畢業生求職意向數據庫,將學生就業(升學)意向細分為直接就業、創業、入伍、考公、升學等類別,實行網格管理,加強協調聯動,做好就業工作保障。通過政策宣講會、就業指導會、考公交流會、主題班會等專題活動,面向不同就業群體分類宣傳解讀相關就業(升學)政策,助力學生明確職業方向。學院持續深化就業工作改革,搭建“用人單位—就業聯系人—輔導員—全體畢業生”網絡就業信息平台,建立用人單位專家資源庫,廣泛拓展搜集各類招聘信息,統計分析學生就業意向、用人單位需求等信息,實現就業信息分類推送精准化、網上求職簽約一體化,做管理“減法”、服務“加法”、效能“乘法”,推動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提質升級。近三年,學院綜合就業率均在95%以上,畢業生綜合素質深受用人單位好評。(王培培 文/圖)

(責編:范曉琳、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