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南陵弋江鎮:振興路上迎“薯”光

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
2024年12月24日14:30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嘗嘗這香薯干,剛出爐的,很甜,有沒有小時候的味道?”記者剛坐定,操著一口臨安話的老宋,一邊遞上香薯干,一邊滿懷期待喃喃道,“零添加,原汁原味!”

老宋原名宋燦紅,是地地道道的浙江臨安人。2021年,原本在老家打拼的他,看到了天目山小香薯的市場,通過招商引資,便把香薯干加工項目落在了安徽南陵。

簽協議、租廠房、進設備、備原料……當年,趕在小香薯上市之際,老宋的喜家樂食品如期開張。

香薯干包裝車間。桑田攝.jpg

香薯干包裝車間。桑田攝

走進位於南陵縣弋江鎮的喜家樂食品加工車間,剛入廠門,清甜的香薯味扑鼻而來。經過篩選和分揀,工人們正忙著清洗、切條……

“雖然投產隻有三年時間,但每年產值都在遞增。”老宋告訴記者,目前全國各地的香薯基地加在一塊有5000多畝,上半年原料從海南、廣東運,下半年就在安徽及周邊收,錯時錯季,能夠確保一年四季都能生產。

說起香薯,你會想起什麼?是童年記憶中火堆裡烤香薯的趣事,還是家中餐桌上一碗香薯粥的慰藉?在老宋這裡,一片香薯干就能找回那份快樂。

撕開包裝,開袋即食,咬上一口,吃在嘴裡,甜在心裡。完美“繼承”了臨安小香薯粉糯軟甜、無莖無渣的特點,而且越吃越有嚼頭。

好味道,除了源於好品種,還要歸功於“天花板”級別的制作工藝。

經過清洗切條后新鮮香薯。桑田攝.jpg

清洗切條后的新鮮香薯。桑田攝

和傳統作坊不同,在老宋廠裡,除了切條和包裝需要純手工操作之外,其他環節都實現了自動化,機器去皮、設備分揀、電控烘箱……一整套流程下來三天三夜,其貌不揚的“土圪塔”就變成了“金元寶”。

老宋告訴記者,想要吃到香甜軟糯、韌性十足的香薯干,需要經過多道工序,選薯、清洗、去皮、糖化、蒸制、烘烤,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其中出現任何差錯,都會影響香薯干的口感和甜度。

以烘干車間為例,香薯進到烘箱,並非一烘了之,而是分為慢烘和快烘,最高溫度可達70攝氏度。“香薯干制作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烘箱裡,溫度和濕度全部電腦控制,不僅能保証成品的口感,還能保証每一片薯干的品質和色澤。”老宋說。

通過精細加工與創新,這些原本不起眼的小香薯搖身一變,成為備受追捧的香薯干,極大提升了產品附加值,更為種植戶開辟了一條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眼下,正是香薯大批量上市的季節,對於老宋來說,也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

“這陣子訂單接到手軟。”老宋打趣道,前幾天拿下一個5萬斤香薯干的大訂單,按照目前的生產排期,即便所有設備滿負荷運轉,也要排到年底。

“從新鮮香薯到香薯干,一斤的身價能從幾毛錢漲到10塊錢。”老宋給記者盤算道,今年產量能做到100多萬斤,產值達1000多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小香薯在弋江鎮的變身之旅,不僅為當地種植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也為當地村民提供了不少就業崗位。忙起來的時候,光是喜家樂香薯干加工就需要80多人長期務工。

歲末年初,寒意漸濃,冬日暖陽下,忙碌的煙火氣,馥郁香甜,這是香薯干的味道,也是鄉村振興的味道。“明年繼續添置烘干設備和包裝機,力爭把產值再翻一番,達到‘規上’規模。”有市場、有銷路,老宋干得渾身是勁,也信心滿滿。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