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感檢查 有感服務
蕪湖推深做實“綜合查一次”改革
為不斷激活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取得法治化營商環境新突破,今年以來,蕪湖市深化行政執法改革,在全市探索推行“綜合查一次”工作。通過對被檢者涉及重點監管領域的事項集中“打包”,多部門“進一次門、查多件事”,避免重復執法、多頭執法等問題發生,減輕企業負擔,群眾滿意度大大提升。
改革初見成效
今年5月,蕪湖市印發了《關於印發全面推進“綜合查一次”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各單位結合年度執法計劃和權責清單,梳理制定“綜合查一次”重點行業聯查事項清單。同一部門同一時期對同一市場主體實施多項檢查且內容可以合並的,合並檢查﹔多個部門對同一市場主體進行檢查且內容可以合並的,組織聯合檢查。該市以優化營商環境為目標導向,堅持“執法不擾企、服務不減分、監管不缺位”原則,為全面推行“綜合查一次”聯合執法檢查工作機制,深化跨部門、跨領域、跨層級聯合檢查,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據了解,“綜合查一次”工作,是該市營商環境領域的一項重點創新改革事項,這項改革實施的效果,關系到該市營商環境及招商引資、經濟發展、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對涉及跨部門、跨領域、跨層級多個執法主體的相關行政檢查事項進行“一件事”集成,在同一時間對同一監管對象進行清單式聯合執法檢查,通過建立“檢查對象庫”、分級分類管理檢查對象、觸發式檢查事后備案、科技賦能“檢查碼”規范入企檢查等手段,實現資源整合、市場減負、執法增效。 “綜合查一次”就是“減、並、聯”的優化集成,以前市、區、鎮(街)都去查,現在三級檢查合並到一次﹔以前一個部門裡多條線輪番查,現在部門內優化整合,擰成一股繩﹔以前行政機關各查各的,現在聯合查。由此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一次到位”。
為企減負加速
綜合執法部門不僅執法有力度,而且審慎兼顧柔性執法。公開發布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清單,開展《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合規建議書》《信用修復告知書》“三書同達”制度,建立集“處罰+指導+幫扶”於一體的涉企行政執法服務機制,釋放企業活力。對執法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要求,推行“說理式執法”,現場幫助企業答疑解惑並提供針對性的指導意見,促進執法工作與社會公眾的良性互動,實現執法“陽光+柔性”雙結合。
各單位由行業主管部門根據該行業執法監管的需求,編制聯查事項清單。涉及機動車檢驗、港口經營等34個行業領域,減少入企事項佔比76.3%。 “綜合查一次”將原先分布在各領域的分別入企執法,合並成一次查,解決了以往執法部門間存在的“多頭執法、重復執法、交叉執法”等問題,達到資源整合、市場減負、執法增效目標。自開展“綜合查一次”以來,入企次數較改革前減少約73.3%。
營商環境新引擎
“綜合查、一次查,省時高效,既保証了我們企業合法合規經營,又節約了我們很多精力和時間。對企業生產經營影響最小化、為民服務效率最大化,這正是我們需要的營商環境!”蕪湖新興鑄管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據悉,該市實施行政執法檢查前,推行標准化檢查清單,將涉及該企業的檢查事項以清單形式予以明確,並發放給該企業,督促企業對照清單進行自查,落實主體責任,並安排專人全程指導,引導企業逐步實現規范化管理。此外,蕪湖交通運輸部門建立“企業自查為主,行業檢查為輔”工作制度,對38類市場主體建立企業自查事項清單,要求企業按期自查並及時上報整改結果,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和經營風險。
推廣運用無人機、大數據監測等非現場監管手段,以減少現場執法對於企業的干擾。全市交通運輸領域運用無人機進行巡查﹔運用視頻監控系統,通過智慧長江(蕪湖)綜合管理平台,搭建水路空天物聯感知系統,監測河湖管理等。運用大數據進行監管,生態環境部門通過環保智慧用電監控系統,對全市243家排污企業24小時不間斷電力監控分析設備運行狀態﹔市交通運輸領域通過車輛衛星定位系統檢查營運車輛運行狀態。
創新打造“智慧督”平台,設立“執法投訴數據庫”,全面整合12345電話熱線、市政府門戶網站、皖事通APP、安徽政務服務網等渠道,歸集行政執法重要制度未落實、行政執法行為違法或不當、怠於履行法定職責等問題線索。
今年在全省法治政府建設人民群眾滿意度調查中,蕪湖市獲總分96.24,位居全省第一。
蕪湖市司法局副局長葉勇表示,經過前期探索,蕪湖“綜合查一次”改革工作已進入系統構建、整體躍升的關鍵期。蕪湖將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持續強化部門協作,推廣聯檢聯查,減少入企檢查次數。拓展非現場監管場景,主動發現和識別違法違規線索,督促企業自查自改,讓企業“無感檢查、有感服務”。(來源:安徽法制報 黃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