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天攻堅,203次談話,他在監獄脫胎換骨

“感謝監獄民警的不拋棄不放棄,挽救了我……”12月6日下午,安徽省九成監獄管理分局(以下簡稱九成監獄分局)在報告大廳舉辦教育轉化技能大賽,進入決賽的10名選手同台競技,獲一等獎的民警朱偉播放的APP中,罪犯宣某(化名)面對鏡頭向該監獄分局幫助過他的民警鞠躬致謝。
決賽現場。汪煒紅攝
曾經宣某叛逆又極端,信奉用拳頭“說話”,終因打架斗毆獲刑3年。投入監區改造的第一天,朱偉查閱檔案了解到宣某的信息后,主動擔任他的承包民警。之后的半年裡,因不適應勞動改造,宣某經常與他犯發生矛盾,對抗民警,甚至用自傷自殘的方式抗拒改造,被評估為高風險罪犯。
教育改造罪犯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因人施策,對症下藥。在民警多次談心談話中了解到,宣某的父母對他很失望,朱偉和同事們便從親情入手,教他學習優秀國學文化《孝經》,學唱該監獄分局“新生”小劇團創作的黃梅歌《六尺巷禮讓之歌》,在監區文化節時邀請他參加《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說》心理劇排演,為他設計專屬台詞,“爸爸媽媽,我想你們了,現在的我已經長大,等我回家吧!”以“暖陽行動”為契機,民警帶著這個視頻對他進行家庭走訪。回來后,看到走訪視頻裡父母,22歲的宣某哭了,“原來他們一直都是愛我的,我不能再讓他們傷心了”。
宣某的改造故事說起來很短,可是朱偉和他的同事們卻為他的轉化進行了398天的攻堅,203次談心談話……這些堅持和努力不僅讓宣某做到遵規守紀,服從民警管理,也改掉了自己的“暴脾氣”,與他犯友好相處,實現了脫胎換骨。
作為九成監獄分局教育改造成果,成功的案例遠不止同台競技的這10個。當天上午,該監獄分局舉辦“弘揚六尺巷精神 照亮改造新生路”主題開放日活動,經過篩選,本年度41名積極改造、表現良好的罪犯獲得與親屬在獄內“團圓”的機會。
25歲的張某,44歲的李某,62歲的陳某,都是其中一員(均為化名)。入獄后,巨大的心理落差,讓他們一度消極改造,民警深入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精准施策,多次找他們談心談話,幫助他們卸下心理包袱,重塑自我,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改造中去。
“假如給我一天自由,我想陪在爸爸身邊……”少年不更事,錯把詐騙當本事的張某,借當天現場演出的情景劇《假如給我一天自由》,向4年未見的父親深深懺悔,遠道而來的父親在台下抹紅了雙眼。“我兒子懂事了,樣子也板正些了。”看到兒子明顯的變化,張父對監獄民警一再表示感謝。
多年來,九成監獄分局秉持“改造好一名罪犯,就能挽救一個家庭,安寧一片社區,穩定一方百姓”的教育改造理念,不斷豐富教育內容,創新教育形式,著力打造監獄文化品牌,開設大講堂,組建獄內小劇團,將“徽文化”融入教育改造工作中,積極發揮文化育人作用。以社會就業需求為導向,持續開展罪犯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服務,拓寬罪犯回歸就業渠道。常態化開展監獄開放日活動,搭建社會和親情幫教的橋梁,助力罪犯走好新生之路。(韓震震、汪煒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