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擁“芯”發展,合肥綜保區首次躋身全國十五強

胡雨鬆
2024年12月13日11:19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日前,海關總署公布2023年度全國綜合保稅區發展績效評估結果,位於合肥新站高新區的合肥綜合保稅區(以下簡稱“合肥綜保區”)在全國150家參評綜保區中位列A類第15位,較上一年度位次排名提升13個位次,首次躋身全國十五強,創“歷史最好成績”。

縱覽榜單,大多數排名靠前的綜保區都有沿江靠海的先天優勢。合肥綜保區是如何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一切都要從10年前,合肥綜保區下定決心發展芯片產業說起。

合肥綜保區。合肥綜保區管理辦公室供圖.jpg

合肥綜保區。合肥綜保區管理辦公室供圖

2014年3月,合肥綜保區獲批設立,規劃面積2.6平方公裡。要如何在這片面積不算太大的畫卷上著墨?當時,合肥綜保區將目光投向了芯片產業。

“晶合集成是第一家落戶綜保區的12英寸晶圓代工企業,也是綜保區內自主培育上市的企業。”合肥綜保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安冬梅介紹,早在園區開發時,就將目光瞄准“芯”“屏”兩大產業,“好鋼用在刀刃上,2.6平方公裡不算大,每一寸土地都要發揮出應有的價值。”

在芯片加工行業內,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合肥芯片看新站,新站芯片在綜保”,足以體現綜保區芯片加工產業在合肥的地位。

如今,經過多年發展,綜保區內“芯”“屏”產業百花齊放:晶合已發展成為國內第三、全球第九大晶圓代工廠,目前液晶面板驅動芯片代工規模全球市佔率第一。晶合三期落成,以車載電子應用為主的多元化芯片代工產線投入使用﹔頎中科技合肥研發中心正式啟用﹔歐益化合物半導體項目產品成功下線﹔視涯科技建成全球最大的硅基OLED微型顯示器件生產基地﹔奕瑞項目填補國產影像核心部件空白……2023年,合肥綜保區規上工業產值完成104.32億元,連續兩年突破百億。

經過近十年發展,合肥綜保區聚集產業鏈上下游重點企業27家,形成從設計、材料設備到核心制造、封測、智能終端的完整產業鏈生態,實現集群化、園區化、特色化發展,企業發明專利總數已超過1000項,研發實力連續4年位列全國綜保區單項指標第一。

在“芯”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合肥綜保區的用心服務也在同步升級。

按照政策,綜保區企業可以在稅收、海關監管、檢驗檢疫、加工貿易等方面享受優惠政策,因此,合肥綜保區內最先一批發展起來的企業,多是“兩頭向外”型,即生產原料需進口,產品需出口。

但在近年來,隨著綜保區企業逐漸發展壯大,同樣在國內打響知名度,企業拓寬國內市場的需求與日俱增。“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綜保區也和海關、稅務部門等部門聯系,促使‘無感通關’等便利措施落地,還為企業爭取到一般納稅人試點等服務。”安冬梅介紹。

以“無感通關”為例,運載原料及產品車輛進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卡口時,企業提前申報報關數據,后台系統自動比對、自動抬杆、自動放行,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人工干預。採用“無感通關”后,貨車平均通關時間由50分鐘縮短至4分鐘左右,大幅降低了企業運輸及人力成本。

據了解,下一階段,合肥綜保區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圍繞“芯屏汽合”等重點產業需求,持續推動國際化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產業備品備件進出口分撥中心建設,同步布局城市會客、特色餐飲、咖啡休閑、閱讀健身等功能的公共服務區,面向綜保區企業提供便捷的商務配套服務,將合肥綜保區打造成為功能完善、設施先進、服務優質、管理高效的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國際化示范智慧園區。

(責編:關飛、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