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肥西縣柿樹崗鄉:弘揚非遺 加速文旅融合

2024年12月12日16:30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近年來,肥西縣柿樹崗鄉以創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為契機,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非遺項目,打造蓮湘舞非遺品牌,為鄉村振興創造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非遺為文旅融合注入新動能。柿樹崗鄉自2014年以來,連續獲得安徽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擁有蓮湘舞、蒿子粑粑、老唐醬干、門歌、碟子舞等1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蓮湘舞為省級非遺,蒿子粑粑、老唐醬干為市級非遺)。

著力於非遺保護。該鄉深入挖掘蓮湘舞等非遺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摸排尋找蓮湘舞老藝人,搜集整理蓮湘舞歷史背景資料、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材料和民間業余藝術團、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發展資料,逐步建立健全蓮湘舞的文化藝術檔案。同時制定鄉非遺保護工作制度和檔案資料管理工作制度。

著力於非遺傳承發展。該鄉注重非遺隊伍建設,在各村(社區)組建22支蓮湘舞隊伍,通過鄉村文化活動陣地和非遺傳習基地定期組織蓮湘舞培訓,並邀請專家或非遺傳承人為蓮湘舞文藝骨干開展授課,全年培養蓮湘舞骨干50人以上、蓮湘舞愛好者500多人、新增蓮湘舞隊伍4支。

此外,還著力於非遺交流傳播。該鄉組織民間業余文藝團和村級文藝演出隊、柿子紅了理論宣講團、文藝志願服務隊走村到戶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擴大蓮湘舞覆蓋面。舉辦全鄉蓮湘舞展演、全縣蓮湘舞邀請賽、蒿子粑粑文化節等重大文化活動,擴大蓮湘舞傳播力和影響力。積極參與縣、市、省、全國等國內外文化交流活動,讓柿樹蓮湘舞走出安徽、走向全國。積極籌備全省或長三角蓮湘舞邀請賽走進柿樹崗鄉,拓寬柿樹蓮湘舞傳播渠道,讓非遺蓮湘與外界交流展演學習。

文物為文旅融合增添文化底氣。柿樹崗鄉有不可移動文物點54處,其中古遺址28處、古墓葬9處、古建筑8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9處。有早至新石器、商周時期古代先民的居住遺址、有歷代古墓葬、有明清古建筑、有淮軍將領建造的眾多圩堡等。

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柿樹崗鄉不斷盤活淮軍圩堡、民俗文物等歷史文化資源,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徑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迄今100多年的唐定奎故居是肥西圩堡群的代表之一,與全縣“淮軍文化”游相得益彰,柿樹崗鄉以農業景觀為根,以圩堡文化為魂,規劃建設佔地500余畝的唐五房圩雲朵夢庄園項目,打造江淮地區獨有的徽派軍事圩堡庄園﹔還依托新型城鎮化建設項目,高標准打造柿樹民俗館、柿樹非遺展示館、柿樹歷史文化展示館,還原展示安徽特色建筑、農村老物件、商周時期歷史文物等,讓真實的鄉土文化信息長久地傳遞下去,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豐富多彩的文化供給,形式多樣的節慶活動,不斷加速肥西縣柿樹崗鄉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正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帶動著農民致富增收和村集體經濟加快發展。(薛斌、王婷)

(責編:黃艷、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