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泗縣:推進移風易俗 擦亮文明新“底色”

聲聲小快板裡唱出移風易俗大道理,“流動新風堂”裡招待賓朋有了新形式,扎根泥土中泗州戲唱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近年來,安徽省宿州市泗縣統籌推進移風易俗向基層延伸,通過創新服務平台、推動群眾參與、文明實踐活動帶動等舉措,扎實推進文明新風吹進千家萬戶。
“老梁板話”傳新音
在丁湖鎮向陽村舉辦的一場文藝活動上,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願者梁賢地,用老百姓愛聽的語言,把“制止餐飲浪費,倡樹文明新風”內容編成快板說唱方式,唱給大家聽。朗朗上口的語言,輕鬆活潑的“表演”,讓台下的村民禁不住點贊鼓掌。作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庄稼漢梁賢地,有一個大家都佩服的絕活,那就是打快板。憑著這番才藝,梁賢地被推選為村級文化帶頭人,成為泗縣文藝宣講隊的“草根網紅”。近年來,泗縣以“老梁板話”的形式,常態化開展各類宣講活動,在“老梁板話”的影響下,更多能說、會說、想說的志同道合的人完成從“粉絲”到“講師”的蛻變,宣講隊伍的內容形式更加豐富,真正實現了鄉音傳黨音,明理聚人心。
“文明號”裡辦新事
前段日子,在泗縣劉圩鎮村民李永龍的家門口停著一輛大巴車。“大巴車裡招待親朋,這還是頭一次見,真是趕了時髦又倡導了新風。”坐進大巴車吃喜宴的村民一邊品嘗菜品,一邊嘖嘖稱贊這種待客方式。原來是李永龍的女兒出嫁,作為老黨員的李永龍在村裡申請到了“文明號”。“這就是‘文明號’,是村裡免費提供給大家的‘流動新風堂’。”面對鄉親們,李永龍高興地提高音量說,村裡為了從根本上剎住村民辦紅白宴時講排場、好面子的風氣,在原有的村級固定新風堂的基礎上,利用兩輛閑置大巴車開辟流動新風堂,誰家有紅白事,大巴車直接就開到家門口。不僅車身及車廂內部,張貼“厲行節儉 反對浪費”、公勺公筷、移風易俗等宣傳內容,辦事的時候還有志願者來幫忙。
現如今,“流動新風堂”成為了宣傳文明新風的實踐站、勤儉節約的主陣地和人情減負的大平台。目前,流動新風堂在泗縣城鄉遍地開花,服務人次超5萬人。
“拉魂腔”裡譜新曲
在泗縣,被稱為“拉魂腔”的國家級非遺泗州戲有許多“鐵杆粉絲”。如何讓傳統的泗州戲唱出新氣象?近年來,該縣開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該縣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泗縣組織泗州戲劇團和鄉賢志願者,精心編排了一批移風易俗的文藝精品,通過“送戲進萬村”、志願者文藝宣講等方式送到村頭院落、田間地頭。
據介紹,泗縣以人間孝道情、抵制高價彩禮等為主題,創作《虹橋情》《新時代》《紅色催款單》等系列作品,年均送戲下鄉180余場次,以“鄉土味”在“小舞台”傳“強心音”,推動文明新風深入人心。(單珊 吳天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