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區四和村:文旅繪新景 振興譜新篇

四和村,地處宣城市宣州區溪口鎮,四面環山,地廣人稀。雖然交通不便,但仍時常有游客慕名來此“打卡”。
一個小小的山村,為何有如此吸引力?
原來,四和村有一株800余年樹齡的南紫薇樹,當地村民稱之為“千年紫薇王”。此樹被林業部門認定為安徽省內最大的南紫薇。
位於宣州區溪口鎮四和村的南紫薇樹。宣州區委宣傳部供圖
南紫薇樹屬於珍貴稀有的觀花樹種,長勢極為緩慢。這株“千年紫薇王”主干直徑為1.33米,樹高約30米,樹冠冠幅達15米,蔚為壯觀。
“這株樹村裡人都知道,但是以往外人並不是很了解。如今人氣大漲,和村裡近幾年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有很大關系。”四和村村民吳周龍感言,還是“施書記”有眼光,村裡資源豐富,發展旅游業確實有奔頭。
吳周龍口中的“施書記”全名施剛,是宣州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新田自然資源規劃所副所長。宣州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是四和村定點幫扶牽頭單位,今年6月,施剛被選派到四和村,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
對於四和村,施剛十分熟悉,早在2018年,他就開始擔任駐村扶貧工作隊扶貧專干。
“四和村風光秀麗,旅游資源豐富,如何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帶動老百姓增收致富,一直是我認真思考的問題。”施剛介紹,為了提升鄉村旅游吸引力,村裡近幾年一直在打造“千年紫薇王”IP,並積極完善相關配套設施。
四和村周邊風光。宣州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
眼下,四和村正在打造“紫薇王景區森林游步道”,把“千年紫薇王”、六百丈、陰山頭山頂等景點串聯。今年年底,一期項目便可竣工,屆時游客來游玩會更加便利。
游客紛至沓來,村民的腰包自然也鼓了起來。
“我們這裡產茶葉,我家也有茶園。茶雖是好茶,但以往銷售是個難題。”吳周龍說,隨著游客的增加,家門口就把茶葉賣了,近幾年單靠著茶葉,每年就能賺5萬元。
“等‘紫薇王景區森林游步道’建好了,游客肯定會越來越多,我正計劃著再開個農家樂,到時候生意一定差不了。”吳周龍笑言。
2017年,四和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幾乎為零。在文旅產業及其他產業的帶動下,2023年,這一數字變成了66.7萬元。
“如今,大黃山建設如火如荼,我們村也要牢牢抓住這一重要機遇,不斷整合文化旅游資源,進一步創新舉措,增強鄉村旅游的吸引力,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施剛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