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三公裡”就業圈繪出就業同心圓

兩年前,劉運梅從物業公司下崗后,動起了再就業的念頭。之前的工作她需要每天騎車20分鐘才能到達,對於新的一份工作要求,劉大姐想要找一份離家近一點的工作。訴說了自己的需求后,社區工作人員打開“社區快聘”小程序幫助劉大姐匹配崗位。
無獨有偶,2022年畢業的趙啟金在家待業備考。枯燥的備考生活之余,小趙想要通過兼職家教來補貼家用。想要兼職同時不耽誤備考,離家近是必須條件。看到小區電梯間張貼著“社區快聘”的海報,小趙拿出了手機掃描查看崗位要求。
什麼是“社區快聘”?打開小程序,就能得到答案。
在這個小程序內注冊完畢后,用戶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選擇社區。應用內所呈現的所有崗位均位於該社區內,用戶通過“社區快聘”選擇崗位可以高效匹配離家近的職位。因此,“社區快聘”成為了社區推進“三公裡”就業圈的重要平台。
對於求職者而言,固然離家近很重要,但是崗位匹配才是選擇崗位的重要因素。怎麼滿足社區求職崗位需求是社區推行“三公裡”就業圈的首要考慮因素,六安市各社區根據自身不同情況各有“錦囊妙計”。
劉運梅在給顧客理發。人民網 丁紀攝
劉運梅所在的友誼社區推出的舉措是增加公益性崗位。當記者見到劉大姐的時候,她正在社區內的愛心理發室為顧客理發,這個位置距離劉大姐的家隻有一條街的距離。
友誼社區三裡橋街道紀檢監察工委書記王芳向記者介紹:“劉大姐現在工作的這個小區是回遷安置小區,小區人口密集而且老年人口比重大。小區設備雖然完善,但是需要大量人員來維持運轉,因而我們借助‘三公裡’就業圈的吸納志願者前來服務。”在友誼社區內,不隻有愛心理發室,還有社區食堂、閱讀空間、健身空間等等,這裡的志願者都是和劉大姐一樣通過“三公裡”就業圈選擇了社區公益崗位。
雖說是公益性崗位,但是王芳告訴記者,以愛心理發師為例,理發室內的水電和設備均由社區來承擔,因此理發室的成本大大降低了,附近的居民來理發也隻要8塊錢一位。如果家中老人行動不便,劉大姐還可以上門服務,再加上手藝好,附近的居民都願意來愛心理發室理發,每個月的收入也較為可觀。
而對於小趙所在的六梅路社區而言,“人社專員”是企業入駐“社區快聘”的關鍵角色。
“此前,我們按照社區網格化管理要求招募了社區網格員,現在他們轉換為我們的‘人社專員’,不僅熟知網格內企業的招聘要求,對左鄰右舍的求職需求也熟悉,在就近就業問題上能夠快速幫助居民實現就業。”六安市裕安區人社局人才綜合服務中心主任王剛說。
據了解,2023年,六安市149個城市社區參與“三公裡”充分就業社區創建,覆蓋率達100%,建成省級“三公裡”充分就業社區70個,省級充分就業示范社區7個。根據2024年4月六安市人社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已有1.37萬名六安市居民依托“三公裡”就業圈實現就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