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民宿“綻放”大別山:老情懷 新體驗

人民網記者 韓震震
2024年11月22日09:27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農歷十月,安徽霍山,大別山內色彩斑斕,駕車行駛其間,拐過一個岔路后,已經退休的江素好、孫培雲夫婦,找到了記憶中的那片故土。

大門還是那個大門,看著兩側“國營淮海機械廠”“飛虎汽車制造廠”的牌子,兩人非常開心。

淮海機械廠,1965年三線建設時期落地霍山縣東西溪鄉。在那個艱苦歲月,從南京、重慶、昆明、合肥等地來的職工,在大別山裡為國家建設做出重大貢獻。后期,該廠轉型發展,於1980年3月,自主研發生產出全國第一輛微型單排汽車“小飛虎”。

江素好、孫培雲故地重游。人民網記者 韓震震攝

江素好、孫培雲故地重游。人民網記者 韓震震攝

孫培雲的父母,是淮海機械廠第一批職工,她剛出生不久就來到這裡,江素好是退伍后轉業至此,兩人在廠裡相識相知,從此相伴一生。

1986年,淮海機械廠整體搬遷,盡管人去樓空,往日熱鬧不再,但這裡並沒有就此破敗。江素好夫婦行走其間,發現原有廠區布局、建筑風格沒有改變,房屋外觀干淨整潔,道路管護、綠化設計,甚至比當年還要精細、用心。

歲月變遷,淮海機械廠能夠歷久彌新,得益於其2016年與文化旅游的結緣。

“霍山深處大別山區,共有9個三線時期相關企業。它們既奠定了霍山的工業基礎,也為霍山留下了豐富的工業遺存,對於這些寶貴資源,我們的想法是保護好、利用好,不能輕易浪費。”霍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朱靜說。

淮海機械廠搬遷后,舊址一直較好保存,2016年年底,由安徽省作家協會第五屆主席團主席許輝發起,聯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與霍山縣東西溪鄉合作,在此創辦中國·月亮灣作家村。

保留工業文化肌理,既為知名作家提供創作空間,又能打造工業風特色民宿,帶動文旅發展,經過精心設計和施工,2017年10月30日,中國·月亮灣作家村正式開村,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文學創作基地,以及淮河書院、江淮文學聯盟的永駐地。

月亮灣作家村。人民網記者 韓震震攝

月亮灣作家村。人民網記者 韓震震攝

7年來,淮海機械廠從原來的三線舊址,蝶變為全國唯一的“中國散文小鎮”,不但吸引了18位知名作家設立工作室,其頗具特色的民宿風格,也為區域鄉村文旅產業發展裝上了“發動機”。

“知名作家的到來,以及他們在此創作的作品,不斷提升著作家村的知名度。很多人慕名前來體驗,推動我們改造更多的廠房,帶動更多群眾就業。”安徽六霍全域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月亮灣作家村分公司負責人王建民說。

如今,月亮灣作家村已達到容納200人住宿、300多人就餐、400多人開會的規模,每年旅游高峰期可帶動20多人就業,去年接待游客12萬人次,入住旅客5萬人次。同時,這裡還對霍山200多種農產品集中展銷,助力全縣鄉村振興。

除了三線工業遺存,在霍山縣,通過發展民宿產業,類似“老情懷”的新體驗還有很多。

屋脊山,位於霍山縣單龍寺鎮,因形似屋脊而得名,三面環水,風景旖旎,尤以日出雲海著稱。隨著屋脊山旅游的火熱,山下掃帚河村的民宿,也開始從“有”到“優”的轉型。

2018年,黃正丹和愛人在掃帚河村經營起村內第一家民宿,客人一多,就有了擴大規模的想法。

2021年,單龍寺鎮整合項目資金,在原掃帚河中學舊址上改建屋脊山·影廬民宿,不但設施完善、環境優美,還特地保留了學校風貌,房間也以原來班級的編號命名。民宿改建完成后,黃正丹和愛人決定接手。

位於屋脊山下的影廬民宿。霍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位於屋脊山下的影廬民宿。霍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環境好,有特色,可以滿足更多游客的需求。從經營情況來看,客戶還是非常認可的。”黃正丹說。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如今,有特色、有亮點的民宿,在霍山越來越多。

霍山縣是大別山主峰所在地,既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也是首批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全縣各個景區、度假區,被大別山國家風景道串聯成線,各式各樣的民宿,也尤如風景道上的珍珠,吸引著全國游客,助推著鄉村振興。

近年來,霍山縣把精品民宿作為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切入口,成立縣旅游民宿協會,推行民宿服務“五心”標准,引導民宿經營與民俗、非遺等傳統特色文化相結合,變“賣床位”為“賣活動”“賣創意”,引育主題民宿,培育民宿文化,打造“大別山人家”特色民宿品牌。

截至目前,霍山全縣民宿(農家樂)共有600余家,床位2.8萬張、餐位3.2萬個,創建國家丙級旅游民宿1家、“皖美金宿、銀宿”11家、“大別·鄉宿”9家、“大別山人家”25家,共吸納1.1萬名勞動力就業。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