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文化體育>>健康

磁共振成像技術:為您的難言之隱提供精准的評估診斷

2024年09月13日11:32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近日,一名21歲的年輕患者被一難言之隱所困擾:他一個月前因飲食辛辣刺激物后出現腹瀉、伴有肛旁墜脹疼痛症狀,坐位按壓時明顯。起初,他沒有特別重視,也沒有進行正規治療。20天后,該患者因勞累后肛旁疼痛症狀加重,於外院藥物保守對症治療,其疼痛症狀稍緩解,但患者仍覺肛旁腫物伴有按壓時疼痛不適。該患者遂來安醫大附屬巢湖醫院中醫外科就診,經磁共振檢查后發現患者肛管處有多條瘘管,並在肛周形成膿腫,遂診斷為“復雜性肛瘘並膿腫形成”入院治療。近日,該名患者經過該院中醫外科醫生的精心診治,康復出院。

肛瘘又稱肛管直腸瘘,是肛管或直腸與肛周皮膚之間的慢性肉芽腫性通道,通常由內口、瘘管及外口組成,伴或不伴肛周膿腫,是一種常見但又較難治愈的外科疾病,常見於青壯年,男性多於女性,是國內外公認的難治性肛腸疾病之一。肛瘘一旦形成后不能自愈,需要積極治療處理。肛瘘治療方式主要為外科手術,但由於術前對於病變估計不足,術中遺漏瘘管、瘘管分支及隱匿性膿腫等,造成術后復發率高。術前進行全面的病情評估對於提高肛瘘手術效果、降低術后復發具有重要意義。

如何在術前精准評估肛瘘?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檢查方法如肛門鏡、AES(肛管直腸腔內超聲)、CT等都存在一些局限,而磁共振(MRI)以其高分辨率和多方位成像的優勢,被認為是評估肛瘘的“金標准”。

MRI檢查無創,軟組織分辨率高,操作簡單,可重復性強,它的高清晰度和多角度成像能力使其在診斷肛瘘時具有其他方法無法比擬的准確性。它能清晰顯示主瘘管、分支瘘管與肛門括約肌復合體的關系以及直腸、肛管、肛周的解剖結構。這種詳細的圖像可以幫助醫生更精確地了解病變的具體情況,從而制定出更為合理的治療方案。近年來,MRI技術迅猛發展,如快速掃描(TSE)、脂肪抑制技術(SPAIR、Dixon)、快速動態增強掃描(Dyn)及彌散加權成像(DWI)的應用,使得MRI在評價肛管直腸及其周圍疾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已經成為肛管直腸及其周圍疾病的重要檢查方法。(周亞芬)

(責編:范曉琳、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