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皖工徽匠成長記丨走近徽州茶道非遺傳承人汪蓀

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
2024年09月06日10:25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汪蓀,生長在安徽省黃山市這片茶香四溢的土地,她的童年幾乎是在茶園的綠色海洋中度過。

黃山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條件,不僅孕育出了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等名茶,也為汪蓀提供了接觸和學習茶藝的絕佳環境。從小,她就對茶葉從種植、採摘、制作到沖泡的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好奇和熱愛。這份熱愛,如同種子般深植於心,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帶著對茶深深的愛,2014年,汪蓀開始系統性的學習茶文化知識。學習期間,她遍訪名師,虛心求教,不斷汲取各家之長,豐富自己的茶藝知識。同時,她也注重實踐,通過無數次的沖泡和品嘗,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茶藝風格。

“學習的道路很辛苦,作為一名茶藝師,我們需要親自去茶產地,了解當地的地理人文特點。”回憶起學習的經歷,汪蓀至今仍是記憶猶新,為了了解廣西六堡茶的原產地情況,她不顧隨時到來的山洪,靠著徽州女子的一身韌勁,硬是徒步跨過泥濘的山路,終於抵達六堡茶的核心產地。

學成歸來后,汪蓀深知,茶藝的傳承離不開教育。因此,她積極投身於茶藝教育事業,並於2015年,創辦了黃山市德茗舍茶藝職業培訓學校,作為黃山市首家專業茶藝師、評茶員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學校的成立,標志著汪蓀在茶藝傳承與創新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在這裡,她不僅傳授茶藝技藝,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茶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

在校教學期間,汪蓀不僅親自授課,還邀請行業內的專家學者前來交流指導。她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員們在掌握茶藝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能通過實踐操作提升技能水平。學校成立至今,已累計培養數千位茶藝、評茶專業人才,為黃山市乃至全國的茶產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然而,汪蓀的追求並未止步於此。她深知,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隻有不斷創新才能保持競爭力。於是,她率先在當地開展“新中式調飲”的研究和推廣。受調酒師的啟發,她以傳統黃山茶為基底,創新使用量杯、搖杯、噴槍等調酒器具,將茶與水果、中藥、酒釀、冰塊等材料進行充分調和,形成了風味獨特、口感豐富、外觀精美的新式茶飲。這一創新不僅滿足了年輕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也為傳統茶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茶藝,讓茶藝成為連接人與自然、傳承與創新的橋梁。”汪蓀如是說。

汪蓀的努力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她先后榮獲安徽省技能大獎、黃山工匠、徽州茶道非遺項目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市“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同時,她還擔任黃山市茶葉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等職務,積極參與行業交流與合作,為推動黃山市茶產業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