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文化體育>>教育

安徽財經大學統計與應用數學學院開展“鄉村振興‘千村’調查”暑期社會實踐

2024年09月02日10:04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關鍵靠人,鄉村振興是孕育人才的沃土。2024年盛夏,統數學院的535名學子們組成了108支鄉村振興“千村”調查專項隊伍,帶著熱情和才華,投身鄉村振興一線,以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書寫著屬於自己的精彩篇章。

探索數字基建,建設“寬帶如織 數飛翼展”數字鄉村

7月—8月,統數學院的三支“鄉村振興‘千村’調查”社會實踐團隊,以“數字時代下的中國式鄉村現代化”“村民生活、產業發展與鄉村治理”為主題,分別走訪安徽省蚌埠市李樓鄉、梅橋鄉,懷遠縣萬福鎮磚橋村,通過實地考察、訪談交流等方式展開調研。

調查數據顯示,農村地區電腦、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使用率分別高達85%、95%,智能設備日均使用時間在2至4小時之間,且村民對網速比較滿意。其次,鄉村治理效能的提升尤為顯著,智慧應急能力增強,信息化手段成為提高治理水平的關鍵支撐,數據驅動的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提升,網絡方式處理村庄事務已成為常態。這些進步不僅為農村居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也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體悟產業振興,建設“產業蓬勃 萬物豐茂”富足鄉村

8月15日,統數學院的社會實踐團隊走進福建省龍岩市連城縣林芳地瓜產業園區,全面了解地瓜產業的發展現狀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效果。

連城縣積極探索創新“地瓜+旅游”“地瓜+康養”“地瓜+餐飲”等產業發展新模式,鼓勵支持甘薯制品進入餐飲市場。同時,連城加快構建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物流配送體系、農特產品供應鏈、電商人才培訓體系,創新探索“黨建+生態+電商+物流+商貿”五位一體電商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團隊成員在企業負責人的帶領下,深入了解了地瓜產業的全鏈條發展模式,參觀了智能化地瓜脫毒種苗組培擴繁基地,目睹了數字技術在精准化種植和科學化管理中的應用,體驗了科技如何為傳統農業注入新動力。

攜手護“苗”前行,建設“情聚心海 播撒真愛”暖陽鄉村

7月8日至14日,統數學院社會實踐團隊“珠懷隊”走進蚌埠市懷遠縣兒童福利院,開展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主題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項社會實踐活動——支教活動。

團隊成員了解到,懷遠縣社會福利中心圍繞兒童福利機構“養、治、教、康、安”功能、專業社工介入和技能培訓等方面,加強部門配合與協作,統籌協調各方面力量,積極謀劃兒童福利機構發展途徑,拓展轉型發展功能,提高轉型發展成效。

團隊策劃了豐富多樣的互動環節,與孩子們打成一片,在歡樂中學習,為孩子們提供了個性化的學習經驗指導和教學。

錨定鄉村現代化,建設“村麗民饒 和美鄉韻”宜居鄉村

7月29日至8月3日,統數學院“筑夢小崗踐行隊”走進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開展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小崗村專項活動,以此深入了解鄉村振興,傳承和發揚“小崗精神”。

學校雷鬆林博士和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為團隊成員介紹小崗村的成功經驗,講到“從大包干的‘紅手印’,到確權頒証的‘紅本本’,再到集體股份合作的‘分紅利’,小崗村的實踐証明,承包關系越穩定,農民發展生產的信心就越堅定,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生命力就越強!”

“統數學院鄉村振興‘千村’調查暑期社會實踐,是青年學子深入鄉村、洞悉社會的重要途徑,我們得以目睹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農村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調查過程中,我們能夠通過理論與現實的反差、城市與鄉村的反差、文明與落后的反差、思想與行動的反差,來激發我們的思考。這份反差,不僅令人欣喜,更激勵著每一位青年學子,去感受、去貢獻自己的力量。”參加鄉村振興“千村”調查的王曉雅同學興奮地說道。(王江田)

(責編:黃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