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文化體育>>教育

你好!新職業 | 家庭教育指導師:在家庭教育中“穿針引線”

2024年08月29日16:43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點和基點,並貫穿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越來越多家長意識到科學的家庭教育十分重要。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家長們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比如兩歲的孩子又哭又鬧,非常執拗﹔青春期的孩子到家就關上房門,拒絕溝通......

自2022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施行,由此,家庭教育從“家事”上升至“國事”。同年,家庭教育指導師被正式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成為新職業。家庭教育指導師是什麼?具體負責哪些工作?就業前景怎麼樣?今天,讓我們一起看看蜀山區家庭教育指導師林林的故事。

“每周五晚上,我都會在線上開展《家庭情商》公益直播答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的宣傳指導和交流研討。截至目前,已播出近一百期,每次公益直播連麥等熱線不斷。”林林介紹道。

家庭教育指導師作為新職業,“新”在哪裡?據悉,中國家庭向來重視家庭教育,家風、家教都是其中一部分內容。“家庭教育指導師與傳統意義上的‘家教’有著本質區別。此前,家教一般受雇於私人或家庭,而家庭教育指導師一般受雇於政府或有關機構,比如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社區家長學校、中小學校、幼兒園等。”

家庭教育課程中,家長們參與互動游戲。

家庭教育課程中,家長們參與互動游戲。

在教育領域深耕多年,讓林林意識到:“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一課。教育需要情商,家庭教育和心理學是互相融合的。”紓解孩子成長中面臨的困惑,為家長提供系統、專業和有實踐意義的指導,或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庭教育指導師常在指導者、陪伴觀察員甚至“家庭醫生”等角色間切換。林林說,更多的時候她像一面鏡子,在溝通中讓家庭成員“照見”彼此相處模式中的矛盾所在。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在林林看來,家庭不僅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更是社會大廈的基石。

林林正在與家長進行互動。

林林正在與家長進行互動。

“有位家長曾經跟我抱怨過,買電器都有個‘說明書’,生個孩子怎麼沒有‘說明書’呢?”林林笑說,每個孩子生來不同,家庭氛圍、隔代基因等都會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而當孩子處於心理關鍵期、逆反期時,怎麼處理親子關系,如果父母了解這些專業知識,就等於有了“說明書”。

小王(化名)在學校寫作業總是磨蹭拖沓、多動,經常影響同學上課,不服管教,令家長和老師非常頭疼。林林老師了解后,上門進行家訪,發現孩子父親缺位、隔代教育等因素,導致孩子出現這些問題。經過情緒安撫、親子關系修復等干預舉措,小王有了很大改變。“注意力更加集中了,能夠獨立寫作業了,親子關系也逐漸修復,學習成績也不斷提高。”

小王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關於教育的故事,更是一個關於愛與希望的故事。“家庭是一個錯綜復雜的系統,孩子問題只是冰山一角。良好的家庭環境就像是給予孩子優質的土壤,幫助孩子成長,才能枝繁葉茂。”林林說道。

林林介紹,家庭指導師可以通過公益科普、家庭沙龍、家庭治療、超級育兒顧問等形式,參與孩子的家庭教育。

林林開展“心靈呵護進社區”活動。

林林開展“心靈呵護進社區”活動。

這幾年,林林也見証了家長們對家庭教育觀念發生的轉變。“過去,家長往往在孩子出問題時才尋求幫助,家庭和學校更多在行為層面矯正孩子問題,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家庭教育是要從系統層面看待孩子的成長。”這種轉變讓林林更加堅定了投身家庭教育指導的決心。

社會需求大、就業前景廣闊、薪酬可觀……如今,家庭教育指導師這一職業獲得不少年輕人的青睞。“從業者要有一顆火熱的心,喜愛孩子,具有親和力。家庭教育指導師需要長期付出才能看到成效,不能急功近利。”林林表示,家庭教育關乎孩子的終生發展和家庭的幸福安寧,讓受過專業訓練的人才參與其中意義重大。隨著這個新職業為大眾所認知,社會還需對家庭教育指導師進行督導和賦能,促進行業良性發展。(王文靜 孫雨靜 文/圖)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