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地市新聞>>蚌埠

安徽蚌埠:聚焦“四心” 精醫惠民

2024年07月24日10:08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蚌埠市衛生健康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看病就醫的“關鍵小事”入手,重塑醫療服務流程,全面促進醫療服務提質增效,通過實施讓患者暖心、省心、舒心、放心的“四心工程”,將“以患者為中心”貫穿醫療服務各環節,不斷增強居民就醫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優質資源均衡,打造就醫“暖心”工程

“健康蚌埠”勾勒出人民美好生活的圖景,而“暖心工程”的實施,一系列惠民實事的落地,則是衛健系統“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有力詮釋。

六十多歲的患者林先生多年來飽受膝關節疼痛的折磨,近兩年病情極速惡化,連彎膝上廁所都不行了。市一院骨科執行主任李國東為他實施了“微創膝關節置換術”,手術40分鐘就順利完成。術后11個小時,林先生膝蓋活動自如,不僅能下床走路,還能坐在小板凳上了。而這位被患者稱贊醫德好、服務好、質量好的“三好”醫生李國東,現任上海十院骨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得益於蚌埠市認真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從上海、浙江等地聘請知名醫療專家擔任執行院長、科室執行主任或托管合作科室,吸引優質醫療資源向蚌埠集聚。知名專家來到“家門口”,群眾看病更有“醫靠”。

目前,全市組建了四大城市醫療集團,由市一、二、三院和市中醫院等4家三級醫院作為牽頭醫院,下聯市四院、市婦幼保健院和各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等26家單位,實行信息、財務、人員等“一體化”管理。組建了8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有21家鄉鎮衛生院獲國家“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23家村衛生室獲省“群眾滿意的村衛生室”,群眾就醫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聚焦智慧便捷賦能,打造就醫“省心”工程

創新服務、優化流程、深化內涵,全面提升診療質量和服務水平,切實改善患者就診體驗,打造就醫“省心”工程,讓患者就醫省卻了諸多煩惱。

蚌埠市第三人民醫院的門診大廳,護士正在教患者孫先生使用電子健康卡。孫先生高興地說:“之前要預約、取號、排隊、繳費,哪一項都要花好長時間,我們年紀大了,辦理業務真是不方便。這個省時又省力,真是太好了!”在護士的幫助下,孫先生僅用時不到1分鐘就完成了預約挂號。

近年來,蚌埠市高規格建設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實現數據傳輸“一張網”,率先建成“智慧醫療雲”和“智慧健康雲”,推動市屬醫療機構“上雲”轉型,創新上線“統一醫療支付平台”,推行“智慧服務”,患者隨時能通過微信在醫院公眾號上智能挂號、繳費、查詢檢驗檢查報告單、智能導診、看病就醫“一碼通辦”,真正實現“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聚焦服務優化提質,打造就醫“舒心”工程

“微笑在臉上,服務重細節”,各醫療機構持續開展“主動”服務、“微笑”服務,讓患者身心得到全方位照護,就醫“舒心”。

在市二院“一站式服務中心”,分診導診、預約就醫、健康指導、便民服務、失物招領、各類咨詢、來訪接待、門診病歷打印及審核蓋章、特殊人群接待、醫聯體轉診指導、志願者服務等,可以一攬子打包辦完。

各醫療機構精心打造“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提供咨詢接待、導診分診、病歷打印、投訴建議、繳費、採血、輸液等一站式綜合服務,減少患者往返奔波。為方便群眾就醫,各醫療機構還開設兒科、口腔科等“午間、晚間、節假日期間”門診,配套開放B超、心電圖、CT影像等輔助科室,全市設置“黨員服務崗”70余個,組建“學雷鋒志願服務隊”,打造高效便捷的“醫保E站”,構建醫保“15分鐘服務圈”,群眾辦理醫保業務更加便捷。

聚焦醫德醫風重塑,打造就醫“放心”工程

“每次到社區衛生院或者大醫院看病拿藥,大夫的語氣和態度都讓人心裡感覺舒服、踏實。”家住勝利街道的劉先生說出了自己近年來就醫的感受。近年來,市衛健系統深入開展“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的基層‘微腐敗’”“合理用藥、合理檢查、合理治療”“規范招標採購行為”等專項整治行動,積極創建“清廉醫院”,強化醫德醫風建設,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筑牢安全底線。今年上半年,全市衛健系統共辦理12345便民服務熱線工單1204件,其中表揚類523件。現場接訪50余次,面向社會聘請65名行風監督員,建立醫務人員醫德醫風檔案8184份。

激發“心”能量,賦能“心”動力,推動“心”發展,市衛生健康委始終把群眾關注度高、反映較多的問題作為推進整改整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問題清單”化為“幸福清單”,立足“四個聚焦”,著力將“四心工程”打造成標杆項目、精品項目,努力再造流程更科學、服務更便捷、環境更舒適、群眾更滿意的蚌埠就醫新模式。(陳瑤 劉彬)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