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固鎮:黨史潤童心 筑夢向未來

為豐富農村孩子的暑期生活,引導家鄉學子厚植愛國情懷,增強學習和實踐能力,日前,蚌埠好人、固鎮縣新鄉賢周道鬆與家鄉任橋鎮小學教師一起,帶領30名困境小學生走進合肥市,開展“道鬆”青少年學黨史研學活動,讓孩子們在飽覽大湖名城風採的同時,收獲一段充滿紅色記憶與成長的寶貴時光。
黨史潤童心。在渡江戰役紀念館前,孩子們整齊列隊,眼中閃爍著敬佩的光芒,心中涌動著對先烈們的敬意。走進紀念館,孩子們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參觀了各個展廳,仔細觀看了展出的文物、文獻和照片,聽著講解員講述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孩子們被革命先烈們的英勇事跡深深打動。
“渡江戰役紀念館不僅是一座歷史的豐碑,更是一個生動的課堂。在這裡,孩子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讓孩子們的暑假變得更有意義。”隨行的任橋鎮中心小學老師楊建感慨。
科普伴成長。研學活動中,30多名來自農村的孩子還來到安徽省博物院新館和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作為集自然、歷史、社教為一體的省級綜合類博物館,安徽省博物院新館珍藏了大量的珍貴文物,涵蓋了安徽的歷史、文化、藝術、科技等多個領域。在講解員的講解下,孩子們用心感受著那些古老的文物所蘊含的歷史信息,展現出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歷史的熱愛。
行之所見拓視野,行之所聞長知識,行之所感塑精神。在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孩子們認真參觀了基地的各種展覽,向科學家學習,從小勤學本領,長大報效祖國的種子已在他們心中悄然種下。
活動現場。
筑夢向未來。為了讓孩子們在研學過程中陶冶情操、增長見識。活動中,孩子們還走進園博園,了解祖國不同城市地域“生態疊翠、科技賦能、人文鋪彩”的自然人文歷史,參觀“千年飛天夢”,感受城市魅力,領略航空科技和航空文化,厚植愛國之心。
兩天的時光雖然短暫,但記憶綿長,最好的課堂在路上。孩子們紛紛表示,在未來的日子裡,將會努力學習,走出鄉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用精彩未來,回報家鄉、回報社會。
活動現場。
據介紹,“道鬆”公益發起人周道鬆是固鎮縣任橋鎮站北村人,經營一家物流公司。走出家鄉的周道鬆致富思源,每年的端午、中秋、春節,他都會返鄉慰問村裡的五保戶、孤寡老人,資助困境學生。30多年來,共幫扶100多戶300多人,累計捐款100多萬元。先后獲評固鎮好人、固鎮縣新鄉賢、蚌埠好人、蚌埠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未來,我會把‘道鬆’公益活動繼續堅持下去,以不斷向上的品牌力量來傳遞愛心。”周道鬆對自己的公益路堅定不移。(於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