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再生水利用的“淮北樣板”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嘩嘩嘩……”站在安徽省淮北申皖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申皖電廠)的冷卻塔下,從塔頂噴淋而下的水流聲不絕於耳。在塔基一側不起眼的角落裡,一個水龍頭形狀的管道伸入護欄,汩汩再生水從這裡流進水池。
2022年10月,淮北市被水利部等六部委確定為國家級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多年來,淮北市強力推進水源置換和再生水利用工作,火電等高耗水行業全部利用再生水,水資源實現優水優用、高效利用和優化配置,再生水廣泛用於工業生產、市政雜用、生態補水三大領域,再生水已成為淮北市“第二水源”。
近年來,淮北市著力構建“配置科學、布局合理、設施完備、領域多樣、制度健全”的再生水利用體系,繪制出“再生可靠、水質安全、環境改善、生態優美”的再生水利用美好藍圖。
淮北申皖發電有限公司再生水利用。馮樹風攝
開展試點 推進再生水綜合利用
淮北市地處安徽省東北部,是“長三角城市群”“淮河生態經濟帶”等成員城市。緣煤而生,因煤而富的淮北,也是嚴重資源型缺水城市,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
2021年12月,水利部等六部委聯合印發了《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方案》,明確以缺水地區、水環境敏感地區、水生態脆弱地區為重點,選擇基礎條件較好的縣級及以上城市開展試點工作,形成一批效果好、能持續、可推廣的先進模式和典型案例。
同年10月,淮北市入選首批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作為嚴重缺水的資源型城市,加強再生水利用對緩解淮北市水資源短缺狀況、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實現經濟社會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什麼是再生水利用配置呢?
水資源分為常規水源和非常規水源兩種類型。常規水源是指可直接利用或便於開發利用的水﹔非常規水源則指經處理后,可以利用或在一定條件下可直接利用的再生水、集蓄雨水、海水及海水淡化水、礦坑(井)水、微咸水等。再生水就是污水經處理后的再利用,是國際公認的“第二水源”。
再生水作為一種非常規水源,其所具備的“一水多用、重復利用”的特性能夠有效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優化水資源整體配置結構,有助於構建常規水源與非常規水源互補共濟的分質供水新模式,促進降碳增效,為打造地區綠色循環經濟注入活力。
立足於全國重要資源型城市,淮北年產煤2550萬噸以上,電廠總裝機容量約5996兆瓦,為再生水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自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淮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工作,印發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方案,成立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工作目標和建設任務﹔召開全市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工作調度會,加強統籌調度,確保試點工作扎實有序推進。
節水減排 助力工業企業綠色“雙碳”
“給水流量:1139噸每小時……”在申皖電廠中控室的顯示屏上,實時顯示冷卻水給水流量。
“電廠投產后生產環節100%使用再生水,不但每年使用再生水1000萬噸左右,而且都是免費使用。”申皖電廠副總經理錢磊對再生水利用贊不絕口,“雖然有一些藥劑成本,但肯定要比1.6元每立方米的地表水便宜很多。”
眾所周知,水是火力發電中設備冷卻必需的物質,火電企業每年會消耗大量水資源。再生水相較其他非常規水源而言,具有量大、穩定等優點。提高再生水利用率,不但可以支撐工業用水,減輕生活供水壓力,而且可為企業節約生產成本,降本增效。
申皖電廠是上海市在淮北市異地建設的煤電一體化機組工程,也是滬皖合作的“皖電東送”項目。在淮北市再生水利用配置工作推動下,申皖電廠積極響應“節水即減排,節水即治污”的生態理念,火電循環冷卻用水全部使用再生水,工業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實現“零排放”,有效改善水生態環境。2021年4月,申皖電廠榮獲安徽省節水型企業稱號。
工業企業是再生水利用的主陣地。淮北市強化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証審批,具備使用再生水條件但未充分利用的,嚴格控制新增取水許可,倒逼火電等工業企業加強再生水利用,完成大唐電廠、申皖發電、申能發電、國安電力、通鳴礦業、中利發電等9家單位再生水利用配置。
除積極實施火電工業企業再生水利用項目外,淮北市還推動通鳴礦業、臨渙焦化等企業開展再生水設施提標改造,將再生水利用改造項目納入產業扶持政策清單,對實施固定資產200萬元以上水源置換和再生水利用改造項目的工業企業,按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0%給予最高2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有效刺激工業企業再生水利用。
2023年,淮北市工業企業再生水利用量達3051萬立方米,在全市工業用水總量佔比達30%,再生水利用率達34%(不含生態補水),位居安徽省前列。不僅如此,2014年以來,全市工業企業再生水利用量達2.5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了地下水超採壓力。
近年來,淮北市以全國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工作為契機,強化再生水利用配置改革,嚴格再生水利用剛性約束,加快污水處理廠、輸配管線等設施建設,著力解決工業生產、市政雜用、生態環境用水需求,再生水利用率由2019年的26%提高到2023年的34%,不僅有效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還助力城市綠色循環發展。
完善政策 繪制再生水利用藍圖
經過多年探索,淮北市在推進再生水利用配置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完成了《淮北市水資源綜合規劃》《淮北市城市節約用水專項規劃》的修編工作,將再生水等非常規水源納入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和配置體系,明確再生水利用要求﹔完成《淮北市再生水利用管理辦法》《淮北市再生水利用指導意見》《淮北市再生水利用水價改革研究》《淮北市再生水利用應急預案》《淮北市再生水利用考核機制研究》《淮北市再生水河湖生態補水潛力分析》等編制,並通過專家技術審查,逐步建立健全再生水管理、利用、考核、激勵、價格等配套政策制度,為再生水利用配置管理提供有力支撐。
為構建高效、科學的再生水利用體系,淮北市精心規劃了涵蓋一條再生水利用配置示范帶、兩條輸水線路、兩個再生水利用片區、多個高耗水領域的“一帶、二線、二區、多點”的再生水利用布局。
這一布局以再生水利用配置示范帶為核心,輔以兩條輸水線路,覆蓋兩個再生水利用片區,並輻射至多個高耗水領域,實現了再生水從工業生產到市政雜用、再到生態環境等多元領域的廣泛應用,進一步提高再生水利用率,改善水生態環境。
為實現這一目標,淮北市正加速推進污水處理廠的改擴建及提標改造工程,同時鋪設再生水管網,實施一系列水生態保護修復示范項目。為了確保再生水利用工作的順利推進,淮北市將再生水等非常規水源利用情況納入了市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體系,並將再生水利用率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范疇,顯著提高了考核分值的佔比。這一舉措無疑為再生水利用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此外,淮北市還通過強化水資源論証審批、嚴格控制新增取水許可等手段,對具備使用再生水條件但未充分利用的建設項目進行了有效監管。依托安徽省水資源實時監測與管理系統,淮北市不斷完善取用水戶再生水利用在線監測設施,實現從污水處理廠供水到取用水戶再生水利用實時水量在線監測,有力保障了再生水利用量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
不僅如此,淮北市還嚴格配置管理,將再生水等非常規水源納入全市水資源統一配置,明確各縣區非常規水源利用量年度最低目標。分水源核定下達取用水戶年度用水計劃,2023年全市下達再生水計劃量3850萬立方米。
“到2026年,淮北市再生水利用量不低於5400萬噸,再生水利用率不低於45%,再生水管網長度較現狀增加40%以上。著力打造淮河生態經濟帶再生水利用樣板之城,形成示范效果好、帶動作用強、持續可推廣的經驗和做法。”淮北市水務局局長徐濤對淮北市再生水利用成效充滿期待。(李爽 郝書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