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老扶幼,合肥真的很“惠”!
發展為先,民生為本。近年來,合肥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全力惠民生解民憂,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線,讓更多人享受到城市發展成果。
助老扶幼,托起“朝夕美好”
10元一葷兩素、15元兩葷兩素、可供選擇的小份菜……近日,在蜀山區荷葉地街道紅四方社區老年食堂,記者看到,窗口擺放著一排熱氣騰騰的飯菜,老人選好想吃的以后,把一張印著二維碼的卡片遞給收銀員,一刷就完成了支付,非常方便。據了解,該食堂在開業之初,運營方以問卷的形式征詢了老人們的意見,特意定制了適合他們口味的飯菜。為了促進老年助餐服務高質量發展,合肥市在全國省會城市中,首次將老年助餐服務納入地方立法,公布實施《關於加強老年助餐服務的決定》,大力推進老年助餐服務更加深得民心。目前,合肥已建設改造社區老年助餐服務設施1100多個,其中2023年新建290個。
在廬陽經開區榮城北苑社區食堂內,老年人正在有序排隊就餐。趙明攝
在未成年人關愛保護方面,合肥同樣用力。2023年,合肥落實救助補助自然增長機制,把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准提高至每人每月2420元,保障標准位居長三角地區前列﹔建成149個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
2024年,合肥將繼續推動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做好兒童福利兜底保障與服務。根據計劃,今年合肥將完成適老化改造不少於1500戶、城市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站覆蓋率達48%等任務﹔持續優化老年助餐服務網絡,打造方便可及的就餐服務圈﹔按照自然增長機制,適時調整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准,開展跨部門信息共享與核對,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
扶弱濟困,推動“政策找人”
惠通“慧”,有智慧之意。合肥在構建社會救助體系、做好基本民生保障的過程中,採用了很多新技術,閃爍著智慧之光。
廬江縣石頭鎮的江某被確診為胸腺腫瘤,需要長期入院治療,其家中經濟來源隻靠兒子一人外出務工,生活困難。該縣民政局與縣醫保部門進行數據比對時發現,江某個人自付醫療費用超過3萬元,於是第一時間通過低收入監測預警平台將預警信息推送至石頭鎮。當地民政工作人員調查核實后,將江某納入低保邊緣家庭,同時幫助其向縣醫保部門申請醫療救助,切實減輕了江某的經濟負擔。像江某這樣“不聲不響”的困難群體,因為自身健康狀況或者不了解政策等原因,很少主動申請救助。如今,合肥依托社會救助大數據平台,通過部門共享、數據比對等方式,建成覆蓋城鄉、信息完整的全市困難群眾數據庫。對在庫人員,根據困難程度劃分不同救助圈層,實現分層分類、動態管理,開展低收入人口常態化監測,及時預警發現困難群眾,有效實現救助政策找人。
社會救助大數據信息系統。合肥民政供圖
“市醫保部門定期將醫療費用自付部分超過1萬元的群眾信息推送至民政部門,由民政部門甄別是否符合低保、特困人員供養、臨時救助等,從而實現‘政策找人’。”市民政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為建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救助幫扶機制,合肥市搭建了涵蓋醫療、住房、教育、人社等部門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台,實現部門信息深度共享、數據分析運用。
2024年,合肥將完善社會救助制度,適時修訂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政策文件,推動社會救助從“保生存”向“防風險”“促發展”轉型升級﹔擬將專項救助范圍由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拓展至低保邊緣家庭成員、剛性支出困難家庭成員,形成“梯次緩坡”,實現專項社會救助精准覆蓋。 (記者 朱震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