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地市新聞>>宣城

崎路變通途 打通發展“大動脈”

——宣城市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十年回顧

2024年07月09日14:18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全面實現建制村通硬化路,村民出行便捷暢通,生活水平節節拔高﹔

開通客貨郵合作線路58條,完成“快遞坐公交”日均1.1余萬件,構建“8+80+713”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快遞下鄉進村,寄遞服務人人享有﹔

“皖南川藏線”“皖浙天路”“竹鄉畫廊”等旅游精品示范線串聯起多個景點,游客紛至沓來,帶動周邊群眾增收……

十年來,宣城市緊抓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機遇,圍繞“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總體目標,攻堅克難、砥礪奮進、開拓創新,著力譜寫“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的壯美篇章。

通過十年不懈努力,好消息頻頻傳來:宣城市獲評為全國“四好農村路”建設市域突出單位,涇縣、廣德市、郎溪縣成功入列“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一條條通村暢鄉的“四好農村路”成為便民路、貼心路、致富路、幸福路,為千家萬戶帶來了便利快捷和富足希望。

因路而行 百姓家門口的便民路

從“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出門水泥路,抬腳就上車”,十年來,宣城市農村公路建設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老百姓出行越來越方便、日子越過越紅火。

“過去走這條路,遇上下雨天,車和人都會陷進泥裡,出入非常不方便。現在村裡的路不僅翻修了,還拓寬了不少,村民們都特別滿意!”旌德縣俞村鎮俞村村黨總支書記俞峰說道。

十多年前,村裡幾乎都是土路,村民出行兩腳爛泥、灰塵漫天,生活信息不暢、致富無門。

如今,從3.5米到6米、從泥巴路到柏油路、從主干道到村村通,隨處可見一條條硬化道路、瀝青道路穿梭於鄉鎮和村庄之間,道路提質改造讓村民們有了切實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據悉,截至目前,全市農村公路總裡程達1.4萬公裡,新改建農村公路超8290公裡,改造維修農村公路橋梁440座、實施農村公路安防工程4668公裡,實現了具備條件的鄉鎮全部通三級路及以上、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

路建好了,誰來管?怎麼管?管成什麼樣?圍繞這三個重點問題,該市在“管好”方面下足功夫。

全面推進落實農村公路路長制,形成“縣為主體、行業主抓、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農村公路工作機制,做到上下聯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無縫監管。建立健全了路警協調聯動機制,常態化開展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議,通過聯席會議平台,屬地政府和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持續加大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嚴厲打擊農村公路超限超載、損壞公路設施以及路面拋洒、違建非標等違法行為,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逐步形成多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道路管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全市積極推進縣級農村公路管理養護信息化平台建設,將鄉村道路保護納入鄉鎮綜合執法平台管理和網格化管理,制定鄉規民約,發動和依靠沿路群眾愛路護路,共同建設和呵護美好家園。

農村公路“三分建設,七分管養”,養好是重中之重。路不僅要走得了,更要走得好、走得安全。

全市牢固樹立“養護即發展”理念,堅持“有路必養、養必到位”,推進市場化、專業化、前沿化養護。全面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工程、日常養護市場化,偏遠農村公路招募沿線群眾、脫貧戶等參與養護。明確參與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的隊伍和承擔養護檢測的咨詢機構須具備相應的專業資質。

此外,全市還不斷推廣路況自動化檢測、災毀保險、淺碟型生態邊溝、生態護坡等新技術新模式,十年來實施農村公路養護工程3780公裡,路況水平顯著提升。

因路而幸 交郵一體化的貼心路

農村公路不僅聯通了鄉村千家萬戶,也促進了客運、物流的高效暢通。

“過去,去趟縣城很不容易。現在路好了,公交班次也多了,隨時隨地出發都能到達縣城。”正在涇縣搭乘公交的村民感嘆道。

出門就有硬化路,抬腳就有公交車,是該市80個鄉鎮、713個建制村群眾出行的真實寫照。

全市已全面完成城鄉客運一體化改造,目前累計開通城際公交4條、省際毗鄰公交19條、城鄉公交345條,城鄉公交車739輛,具備條件建制村通公交比例達100%。該市還探索開通全省首創“兩省三地”跨區旅游公交專線,開通28條旅游公交線路,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市53家3A級以上旅游景區公交通達。

十年發展,村民實現了乘坐公交車便利出行,快遞包裹也“搭乘”客運的東風暢通便捷地來到農家。

“這些年,我市積極推進客貨郵融合發展,通過整合客運、快遞物流資源,以較低成本代運郵件、快件,讓更多農村居民享受到跟城裡一樣的寄遞服務。”市交通運輸局綜運科金榮華介紹道,宣城市已實現鄉鎮物流節點覆蓋率、建制村物流節點覆蓋率100%。其中,11個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被列為省級示范站,已開通58條客貨郵合作線路,三種功能以上鄉鎮綜合服務站22個。

同時,該市率先在全省印發《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在建項目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在廣德、郎溪、涇縣試點建設兼具客貨運、快遞、電商、物流的綜合示范服務站,構建“8+80+713”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體系,讓村民也能像城裡人一樣,在自家門口收寄快遞,切實解決了困擾農村“取件難、寄件遠”難題,提升了農村群眾的生活便捷度,實現了降本增效。

如今,縣道貫穿城鄉、鄉道往來交織、村道阡陌縱橫,一張“外通內聯、通村暢鄉、人便於行、貨暢其流、安全便捷”的農村交通運輸網悄然構建。

因路而興 村民腰包鼓的致富路

修一條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促一域發展。十年來,在宣城,一條條農村公路的建成運營,極大改善了村庄的交通條件,也提升了沿途鄉村的產業發展環境。

沿著寬闊平整的柏油路一路向前,行車至涇縣丁家橋鎮小嶺路的終點,是距省道6公裡的小嶺村。

“小嶺村作為中國宣紙發祥地,造紙技藝從宋末至今薪火相傳,宣紙和書畫紙產業頗具規模,全鎮現有宣紙書畫紙生產加工銷售企業300多家,個體生產戶1240家,是名副其實的‘宣紙故裡’。”丁家橋鎮黨委委員、鎮級路長蔣成祥介紹。

過去可不是這番圖景。2006年以前,小嶺村由於道路不暢,貨物進出十分不便。當地村民為了給宣紙找到“出路”,通過集資、捐贈、投工投勞等方式將路硬化,初步奠定今日小嶺路的雛形。后期當地鎮村抓住“四好農村路”建設時機,對該路段持續進行拓寬、升級,並結合地方文化特色靚化、美化,推進農村公路與沿線產業、文旅資源聯動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借助“四好農村路”的東風,小嶺路獲首批“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入選“中國淘寶村”。如今,小嶺路附近,民宿、農家樂、宣紙文化研學游等業態如雨后春筍般涌出。每逢節假日,沿邊村庄的停車場都停滿了周邊城市牌照的車輛,各個民宿、農家樂變得熱鬧起來。

以路帶產、以路興產。十年來,宣城市因地制宜推廣“農村公路+產業”“農村公路+電商”“農村公路+旅游”等發展模式,建成鄉村資源路、產業路、旅游路772公裡,觀光業、民宿業、餐飲業、體育業已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皖南川藏線’的奇險六道彎真的太好玩了。”不少外地游客慕名打卡這條盛名在外的最美“江南天路”。“皖南川藏線”不僅環境優美、景色宜人,更是盤活了全市豐富的旅游資源。如今,沿線招引的“真也天境”等30余個重點文旅項目蓬勃發展,形成了以儲家灘等為中心的10余個鄉村旅游集聚區,共建300余家規模種養基地,招引露營基地等項目20余個,建成民宿酒店48家、農家樂140余家,形成採摘、餐飲、民宿為一體的鄉村產業鏈條,鄉村旅游接待游客佔比突破60%,部分景點村民收入翻20倍。一條美麗風景道讓宣城的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發展,因路而提速﹔鄉村,因路而美麗。

隨著“四好農村路”建設的不斷推進,該市不少農村路“C”位出道,扮靚了鄉村顏值。郎溪“水韻茶鄉”演奏郎川大地、空谷茶歌﹔廣德“竹鄉畫廊”譜寫生態宜居、綠色畫卷﹔績溪“蘭花草形”串聯仁裡、龍川等幾十處名人故裡……不少地區因地制宜開展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整治,美化農村公路沿線景觀、結合地方文化特色及人文景點分布,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路通人氣旺,游客的增多不僅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還帶動了富余勞動力就業增收,實現“家門口”就業。

“隨著‘皖南川藏線’火爆全網,村裡的民宿陸續建起來后,我就來這裡做起了民宿,每個月的收入不少呢。”蔡村鎮的村民何建文感嘆,現在鄉親們都有了穩定的工作,生活也有了保障,日子越過越有奔頭。2023年,該市鄉村旅游接待游客佔比突破6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979元,高出全省2835元,增速居全省第2位。

一幕幕路通業興的景象,是“四好農村路”帶來的美麗嬗變。“四好農村路”建設,不僅把鄉村推介出去,還將人才吸引回來。驀然回首,越來越多優秀“新鄉人、原鄉人、返鄉人”到美麗公路沿線投資創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十年間,從鄉村“窄道道、羊腸腸”的隨處可見,到四通八達農村公路的全面覆蓋,一條條“四好農村路”宛如彩帶蜿蜒縱橫,把城市鄉村、綠水青山、生態旅游、人文歷史等資源串珠成線、聯網成片,引領我們奔向鄉村振興的美好未來……(宣交宣)

(責編:范曉琳、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