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阜陽市颍泉區:“秸”盡所能 昔日廢棄物變身“香餑餑”

人民網記者 高飛躍 陳若天
2024年06月30日08:50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變成飼料,養出膘肥體壯的肉牛﹔變成菌棒基料,培育出營養豐富的蘑菇﹔變成板材,搭建起防水隔熱的民房……

在安徽省阜陽市颍泉區,曾被村民們一燒了之的小麥秸稈近些年實現“逆襲”,成了“香餑餑”。華麗轉身的背后離不開一個個秸稈綜合利用企業的崛起。

“今年周邊5個村社近3萬畝小麥的秸稈都在我們這。”近日,在颍泉區周棚街道阜陽思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廠區,公司負責人鄭虎指著碼成小山的秸稈告訴記者,經過專業設備揉絲加工后,這些秸稈將被制作成飼料,遠銷內蒙古等地。

阜陽思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內,肉牛正在吃秸稈轉化的飼料。人民網記者 陳若天攝

阜陽思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內,肉牛正在吃秸稈轉化的飼料。人民網記者 陳若天攝

鄭虎是颍泉區人,早年一直在外從事建筑行業。2016年,瞅准秸稈綜合利用的商機,鄭虎回到家鄉創辦阜陽思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主攻秸稈綜合利用。

“我們的秸稈飼料質量好,很受市場歡迎。僅靠飼料這一項,每年能有100多萬元的淨利潤。”鄭虎說。

如今,阜陽思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有了新的利潤增長點。2023年,鄭虎響應安徽省政府實施的“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計劃,投資近1000萬元進行肉牛養殖,現有牛欄舍4800平方米,肉牛存欄360頭。

“一頭牛的養殖期大概12個月,需要消耗5到6噸的秸稈飼料。”鄭虎介紹,用秸稈做的飼料養牛,是非常劃算的。相比以往的傳統飼料,秸稈飼料要節約成本30%以上。

“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我們的秸稈消耗量勢必也會增加。眼下,我們正在增購新設備,力爭明年產值實現翻番。”鄭虎信心滿滿地說。

工作人員正在將秸稈轉化成飼料。人民網記者 陳若天攝

工作人員正在將秸稈轉化成飼料。人民網記者 陳若天攝

同鄭虎一樣,安徽多多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薛利也從秸稈上嘗到了甜頭。

“公司以秸稈、雞糞等種養業廢棄物為主要原料,制作雙孢菇栽培所需的基質材料,真正實現‘變廢為寶’。”薛利介紹,公司目前日產近10噸雙孢菇,年消耗3萬噸雞糞和2萬噸秸稈,產出優質雙孢菇約3000噸。

為了解決原料需求,安徽多多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颍泉區建立3個秸稈收儲站,並建設一棟2000平方米的秸稈收儲中心。

“周邊村民把秸稈賣給我們,可以獲得一些收入。此外,在我們企業的示范帶動下,周邊約300戶農民發展種植、養殖業,戶均年增收達3萬元以上。”薛利說。

目前,多多利公司已經與安徽農業大學等高校形成合作關系,計劃利用秸稈、畜禽糞便等農林廢棄物,進一步開發生物有機肥、農用微生物菌劑等適用於多個農作物的肥料。

像阜陽思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多多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一樣從事秸稈綜合利用的企業,颍泉區還有40多家。

“去年,颍泉區秸稈收集量36.35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總量35.15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6.7%。”颍泉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袁永淵介紹,未來,颍泉區將進一步提升秸稈產業化利用水平,促進秸稈利用向產業鏈、價值鏈更高層次躍升,讓更多農作物秸稈“點草成金”。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